“杨书记接地气”
——记宣恩县文体新广局驻芭叶槽村第一书记杨伟
11月23日,温暖的太阳高挂天空,但位于七姊妹山旁的芭叶槽村却透着寒意。一大早,宣恩县文体新广局驻长潭河侗族乡芭叶槽村第一书记杨伟便前往村里的养殖专业合作社,查看鸽子长势。
图为杨伟(左)在养殖专业合作社查看鸽子长势。(记者王俊 摄)
“杨书记,我们这个小组村民天天吃的都是‘夹生饭’,您帮忙想个办法。”今年2月,杨伟刚到任,芭叶槽村六组村民张万民向他道出了村民的心声。这也让杨伟明白,抓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是做好扶贫工作的根本。
有了目标,杨伟带领“尖刀班”白天战斗在基础设施建设一线,晚上开群众会宣讲政策。通过大半年的“基础攻坚战”,芭叶槽村新建了50立方米、30立方米蓄水池各一口,维修加固50立方米蓄水池4口,铺设水管42千米,全村实现一管清水到农家;新建砂石路2.7公里,通组公路实现全覆盖;新增变压器一台,实施台变增容项目,村民彻底告别“夹生饭”;移动4G网络全覆盖;新发展黄柏659亩,贝母、大黄等草本药材40亩,种植黄豆370亩,依托合作社为26户贫困户发放鸡苗780羽;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2户79人;2018年实施危房改造21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户。
“我们家实施了危房改造,还接通了自来水,原来想都不敢想。”说起精准扶贫,87岁的低保贫困户张照和眼中含泪。
在满是稀泥的田坎边,杨伟趴在地上掏通涵洞,村民竖起大拇指:“杨书记接地气。”帮五保户收拾房子、帮积怨父子调解矛盾、关心贫困户生活……
“老百姓的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要事事关心。”对于扶贫工作,杨伟有自己的工作心得。
到村伊始,杨伟从县文体新广局争取资金,买来锣鼓,亲手扎了一条采莲船,组建起芭叶槽村文艺队。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杨伟便带着文艺队入户义演,并通过“三句半”表演宣讲精准扶贫政策。热闹的锣鼓声、村民的喝彩声,打破了山村的宁静,也为芭叶槽村文化“扶志”开了一个好头。
2018年4月,杨伟又从乡政府和县文体新广局争取资金41.3万元,新建了村委会和文化活动广场,还安装了健身器材。每天下午,人们在文化活动广场上健身,欢声笑语让芭叶槽村人的心暖暖的。
“杨书记到村以来,我们村的文化生活好起来了,老百姓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了。还组织了‘最美芭叶槽人’‘最清洁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脱贫攻坚的精气神更高了。”村扶贫干部伍双梅说。
“这些成绩都是‘尖刀班’队员努力的结果,我们会继续努力。作为曾经的人民子弟兵,现在的扶贫战士,我会牢记要求,不脱贫就不撤兵!”杨伟话语坚定。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王俊 通讯员杨雯杰
原链接:http://www.enshi.cn/2018/1129/683131.shtml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