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推进产业就业“两业融合” 打好脱贫攻坚战
2018-11-20 10:45 云上恩施

为进一步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鹤峰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把产业、就业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通过发展产业带动就业,通过帮扶创业解决就业难题,全力推进“两业融合”,带动精准脱贫,助力群众致富奔小康。

胡全三是鹤峰县中营镇岩屋冲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这两年,他没有像往年一样外出务工,而是将自家的土地流转给湖北高原红生态农业公司,并和妻子一起到公司务工。

“我大概一起有十七八亩田,每一亩一年租费是500元,总的租费每年大约是7000多元。从去年承包给他们后,我和妻子都在他们公司做事,帮忙管理西红柿、种辣椒,工资每个月人平大概有4000至5000元。”鹤峰县中营镇岩屋冲村村民胡全三一边在大棚里收拾,一边和记者聊起了他的收入。

2018年,高原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鹤峰县中营镇岩屋冲村流转了2200余亩土地,种植西红柿、辣椒、羊肚菌等有机蔬菜,吸纳附近5个村就业困难的群众就业,发放工资200余万元,499户1354人依靠土地土地流转和在此务工顺利脱贫致富。

“目前,我们周边的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少的有十亩地左右,多的有二三十亩地,再加上他们在我们这里务工,按4500元一月算,基本上每户年增收在五万元以上。”湖北高原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生产部门负责人李文锋告诉记者。

“我屋里从去年起基本上就脱贫了,现在生活过得比较幸福,因为孩子都在上学,老人身体健康,每年又有五六万的收入,就感觉得过得比较好。”胡全三对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

除了在企业务工,在鹤峰,不少贫困户也开始自发创业,自己做起了小老板,从而脱贫致富。鹤峰县容美镇山崩村村民雷双桥由于2000年的一场意外造成高位截瘫,由于身体不便,他做不了重活,去企业务工也不方便,为了不成为社会的负担,他在鹤峰县接待办驻山崩村尖刀班的帮扶下,养起了土鸡。

“前年把种鸡找到了,从去年就孵化,去年孵化了一两百只鸡苗,今年留了些种苗,去年卖了一万多块钱。”雷双桥抱着一堆萝卜缨坐在轮椅上,唤自家土鸡回来吃食。

走上正轨后,鹤峰县接待办帮扶雷双桥购买了孵化器,和他一起找销路、帮他卖土鸡,今年,雷双桥养殖了500多只土鸡,看到效益良好,他又新增养殖了景阳鸡。

“虽说我们这些残疾人残疾了,但是人残志不残,我想我们这些残疾人都能够自力更生,自己发展有事业做,把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雷双桥笑着对记者说。

2015年以来,鹤峰财政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4.62亿元,投放贴息贷款3.55亿元,投放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4.2亿元,充分利用全县256家公司、214家专业合作社、100家家庭农场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优势,覆盖贫困户20281户63318人,将产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建立到村,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就业等多种方式,采取企业+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吸纳贫困户就业创业,实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双向覆盖增收,产业、就业“两业融合”发展,为63318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造血能力,为他们脱贫致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来源:云上恩施 鹤峰台通联稿件 记者 欧阳涵璃 通讯员 毕印才 马红云

责任编辑:董晶菁

主编:龙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