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对涉嫌充当田某虎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保护伞’与涉腐的14名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实行党纪或监察立案。”11月6日,巴东县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扫黑除恶“雷霆行动”战果。
截至目前,我州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立案审查75人,对21人采取留置措施。
打蛇打七寸。打掉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是扫黑除恶的重要一环,我州纪检监察系统实招硬招频出——
责任上肩 层层压实
4次,这是州委常委会专题研究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次数。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柯俊先后10次作出批示。
州委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在其坚强领导下,州纪委监委把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作为检验“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试金石。州纪委常委会5次专题研究,明确“十个到位”工作思路。州委常委、州纪委书记、州监委主任陈江龙先后61次作出批示,17次听取专题汇报,并担任某专案组组长,冲在惩腐毁“伞”第一线。
以上率下,在“头雁”的带领下,全州相关部门纷纷责任上肩,扛起政治责任和组织责任:
州纪委监委组建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专班,负责督查督导,进行逐案筛查和专案查办。全州纪检监察系统上下联动,建立重要信息日报告机制,先后召开三次视频调度会,州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先后两轮下沉到县市检查督导。
同时,州纪委监委还联合政法机关、组织部门、宣传部门,建立共享联动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及时互通情况、移送线索、研判案情。
各县市纪委监委抽调142名精锐力量组建专班,专司扫黑除恶监督执纪问责工作,逐案成立督导组,实行挂牌督办,落实专班专责,确保惩腐毁“伞”精细精准,打深打透。
对在专项斗争中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单位和个人,州纪委监委严格追责问责。目前,已约谈一名乡镇党委书记、两名县直部门“一把手”,对建始县公、检、法、司班子成员和州公、检、法、司分管领导进行集体政治约谈。
并组建8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及州扫黑除恶成员单位先后进行了四轮督导,对目前已发现的问题逐项督办整改。
深挖细查 一案件一专班
2012年6月以来,建始县的严金被监外执行出狱后,不思悔改,纠集10余名骨干成员,在恩施和建始城区实施故意伤害、强迫交易、非法拘禁、非法经营、开设赌场等犯罪行为,被称为“金老大”。
办理该案过程中,及时介入的恩施州、建始县纪检监察机关陆续发现有政法干警涉嫌贪腐、充当“保护伞”的问题线索,立即精准发力、深挖严查。
9月,州公安局在建始县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以严金为首的涉黑犯罪团伙案件相关情况,对严金背后的“保护伞”,目前已立案审查26人,对6人采取留置措施。
州纪委监委对多个重大案件组建专案组,和公安机关专案组形成“双专班”,同步办理涉黑涉恶案件工作格局,并逐案成立督导组,实行挂牌督办,深挖“保护伞”,目前立案审查75人。
同时,有效运用提级办理、异地办理等方式,对巴东某黑社会性质团伙案实行提级办理,抽调37名纪检监察干部快查快办,目前立案审查12人,留置8人。指导利川市纪委监委办理某涉黑案,立案审查15人,留置4人。与组织部门梳理分析2014年换届以来受处分村支“两委”干部情况,对党员干部涉“村霸”和宗族恶势力违纪违法案件,一律依纪依法从严从重从快处理,目前立案村干部14人,给予党纪处分6人。
对2016年以来受理的信访件、分办的问题线索、已给予党纪政务处分的重大案件和公、检、法办理的涉黑涉恶案件进行筛查,对国土、住建、水利、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办理的行政执法案件进行大清理,共发现并交办涉黑涉恶疑似问题线索87件,办结63件,24件正在办理,分类移送涉黑涉恶案件153件。
在此基础上,严格落实州、县纪委书记,信访、审理、案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派驻纪检监察组长对大起底、大筛查结果签字背书制度。纪委监委移送政法机关和政法机关移送纪委监委的问题线索,纪委书记一律签字背书。执纪审查承办单位办理的每一起案件,由相关责任人对“一案三查”情况签字背书。严格落实省纪委监委与省公安厅建立的线索移送办法,公安机关主要负责人对侦查终结的涉黑涉恶案件是否存在腐败和“保护伞”签字背书。
【作者:何冶、周红 责任编辑:刘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