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果坪乡大房坪村3组村民胡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靠一副双拐和一把轮椅,努力发展烟叶生产,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当地村民都称他是“轮椅上的脱贫先锋”。
走进胡军的家,只见他正在给晾制好的烟叶分级扎把,然后用木制的打捆机将烟叶打捆包装。放眼望去,房前屋后的烟棚里,晾挂着黄灿灿的烟叶,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烟草香味。
2000年3月,年过半百的胡军在外地一煤矿打工时,不幸遭遇意外事故,右腿高位截肢,落下终身残疾。从医院回家后,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他决定把两个儿子分家出去,让他们出去闯荡,自己则和长期患慢性病的妻子一起过日子。
不肯轻易服输的胡军,克服当初的无助与绝望,每天拄着拐杖陪伴妻子种地喂猪,把一个家料理的井井有条。
2014年,胡军被村里纳入建档立卡重点贫困对象,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李世庆成为他的结对帮扶人。
第一次走访时,李世庆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建议他把家里的几亩地种上烟叶,但他的妻子却反对种烟。
做通了妻子的工作,胡军决定把三亩责任地拿出来种烟,但问题是他们缺乏种烟的技术和晾制烟叶的烟棚。时任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李世庆当即承诺,技术由烟草技术员负责,烟棚由他请技术员搭建,资金、肥料也不成问题。
种烟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五关十三环节环环紧扣 ,一个环节也马夫不得,自打种烟后,胡军每天都要坐上轮椅在烟田里查看烟叶的长势,拄着双拐在田间拔草。烟叶采摘回来晾制好后,他就按烟叶技术要求为烟叶分级扎把打捆。
功夫不负苦心人,在县领导及烟草技术员的帮扶下,从2014年到2017年的几年间,胡军种的3.5亩白肋烟年年都获得好收成,亩产在350公斤以上,仅烟叶的收入就突破万元。胡军靠种烟翻修了房屋,把公路修到家门口,吃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16年,胡军被县人民政府授予“百家脱贫示范户”光荣称号。
胡军,身残志坚,发奋图强,他不等不靠不要,在各级干部的帮扶下,靠勤劳的双手和不懈的努力,脱贫致富,成为全县“百家脱贫示范户”,他的精神让人钦佩!
来源:云上恩施 巴东台通联 记者 谭月江 陈祥楚 郑建敏
责任编辑:谭晓慧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