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加油83.95L;6月5日,加油76.66L;6月15日,加油83.99L……”
“油箱容量为60升的公务车是如何‘吞’下80多升的汽油?”
近日,来凤县纪委监委在明察暗访中发现了一条问题线索,调查组随即前往中国石化调取对账单,查看加油站监控视频。
调查发现,加油异常的两辆公务用车均由应急保障中心司机胡某驾驶。胡某2014年8月被县水利水产局招聘为司机,全县公车改革后,到县级机关综合执法应急用车保障中心从事司机工作,2018年以来驾驶鄂Q4315A和备用车辆鄂Q4258A。
暗访组通过查看2018年以来县级机关综合执法应急用车保障中心公车加油明细,发现以上两辆公务用车存在明显异常。其中邮箱容量60升的鄂Q4315A有5次加油明显超过邮箱容量情况,鄂Q4258A有1次加油明显超过邮箱容量情况,超出油量金额共计3731.13元。
至此,暗访组终于把私车公养的“油耗子”揪了出来。经核实,胡某承认其驾驶朋友曾某车辆用公务油卡加油的事实。
10月9日,胡某被县应急用车保障中心辞退,并追缴私车公养造成的3731.13元损失;县级机关综合执法应急用车保障中心副主任滕某因负直接责任被给予诫勉谈话处理。
“纠正‘四风’没有休止符,廉洁自律没有暂停键,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查处力度,对发现的问题线索进行逐一核实,坚决杜绝‘私车公养’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典型问题。同时,加大对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加强警示,形成震慑,持续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该县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
【作者:覃慧鸣 责任编辑:刘丹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