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是湖北省内长江第二大支流,是恩施州人民的母亲河,是湖北省乃至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何保护“母亲河”?10月30日至31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随省人大城环委调研组走进恩施,就清江保护进行调研。
城区生活污水乱排乱放是影响清江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恩施州城区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历史欠账多,改造难度大。为此,恩施州近年来全面推进清江保护重点工程项目,推动水污染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全州已建成城区污水处理厂11座,处理能力为19.9万吨/天;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6座,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吨。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解决“污水乱排”问题,共建成城区配套污水收集管网557公里。
恩施州地处山区,农药化肥流失量较大,畜禽养殖量大面广,治理设施滞后的问题得不到根本性改善。这成为影响清江水质和生态环境的又一重要因素。对此,恩施全州八县市共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563个,总面积4451.39平方公里;关闭搬迁禁养区内37家规模养殖场、31家养殖专业户,对339家规模养殖场污染进行了治理。此外,恩施州从2015年开始,投资1.2亿元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目前已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65座,村庄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池522口,配备垃圾桶1600个、垃圾压缩车21辆。
在岸线资源开发中“留白”,在环境污染整治中“培绿”,恩施州清江流域生态环境和农村人居环境明显得到改善。经监测,自2016年以来,全州纳入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1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13个跨县(市)界断面、10个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清江水环境质量持续稳定。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王馨
http://zy.cnhubei.com/dongxiang/viVE7k1100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