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下次雨天别来了。
老黄,你的电动三轮喇叭不够响啊。
老黄,你骑车戴个手套吧。
老黄,你以后把东西放那里就行我去复印。
又一个下雨天,老黄停下他的电三轮搓着双手又自己跑去办公室复印资料了。
老黄其人
老黄今年已经是72岁高龄,他是一名军转干部,对工作和生活有着极大热情,退休赋闲在家的他除了参加县城里组织的很多老年社团外,还主动担任了来凤县检察院老干支部组织委员一职,成为了联系单位和退休老党员的重要纽带。
一分也不能差
老黄每次拿来的党费缴纳台账上都一笔一划地把每位老党员应该缴纳多少、实际缴纳多少记录得清清楚楚,党费缴纳比例不定期有变,再加上今年有几位老党员已过世,对于这些特殊情况,老黄都用他俊秀的手写楷体标注了出来,写了不算,他每每会戴上他的金丝边眼镜,用一种不容被打断的语气详细地解说每一笔记录。他甚至会在每次党费核算变动或是年初的时候手写一张十九名退休党员的缴纳记录、金额变动、结余差额。我们每次告诉老黄单位存有详细的党费核算、缴纳记录,老黄总是说:“我自己算过了才能心里有数,交党费可不是小事,一分都不能差。
退休老党员们有的外出,有的联系不上,在县城里的也住得零零散散,老黄每次收党费都特别不容易,跑路、电话联系,到期提醒,别的老头老太太悠闲自在地喝茶下棋跳广场舞,他一点也不羡慕,他认为自己的工作有意义多了,就像银行柜台里坐着的那些业务员,有一种不能失之毫厘的神圣感。他相信自己的头脑一定是他们群老伙伴里面老化得最慢的。
一条都不能落
今年八月,有退休老同志提出想要多订阅几份书籍,于是院里安排老黄先去征求老同志的订阅意向。老黄得知此事高兴得不得了,他本身就是个爱学习的人,这话一出,他立刻在家先列下了一条自己的订阅意向,随后,不落一人地打电话征询意见,打不通电话的,他就登门造访,把大家的意见一条不少地收集起来。他甚至还去书店找了找“实物图”,书有多厚,有几册,字体大小什么的,他都做到了心里有数。为了让退休老同志们也能了解到院里的工作动态,老黄跟我们反映说能不能把院里的一些特色亮点工作也做成小册子给他们发一些,其实我们事先早已将未检工作的一些图册准备好发给老同志们,但老黄这样心细如发、一条不落的全面思考还是让我们不由得感慨他的做一事而担一事进而优一事的强烈责任感。最后,退休老同志在八月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收到了他们所期盼的“未检”图册笔记、宪法、监察法等等书籍材料。
一个也不能少
老黄偶有跟我们感慨,退休老同志当中大多病的病,外出的外出,他有根有据,往往是从衣兜里掏出叠得整整齐齐的名册出来给我们一个个细数,老蔡老张身体不行了走不了了,老向老何他们这几个不是在沿海城市儿女家小住就是出门旅游去了,让所有的退休老党员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是个难事,对于这个情况,院里了解也理解,并且也向县里做了说明,老黄感动,他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些,他说对于他们这一辈的老党员来说,参加党组织生活是一种责任和义务,代表着我是一名党员的光荣,他说只要能参加的老同志,我们一定都会按时按要求参加。
重温入党誓词
每个月初,老黄都会主动打来电话询问开会时间,大部分时候我们都还没有收到县里文件通知,老黄就千叮咛万嘱咐时间一出一定要马上告诉他,他好告知其他退休老党员当天不要安排其他的活动。于是每一个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都有这样一群老人戴着老花镜或者把报纸举到脑门前瞅字、颤巍巍地举起右拳用标准的来凤方言重温入党誓词、费力地理解规则标准却极为认真地进行个人和党支部星级评定。老黄做到了一个也没有少,一次也没有少。
老黄说他自己一辈子虽然也做成什么大事,但是好歹他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到了他理想中的最佳状态,他骑着带个车篷的电三轮常常来往于家里、单位、老伙伴家,他总觉着自己骑着电三轮的时候看起来比其他老头老太太都厉害很多。
来源:来凤县人民检察院 记者:莫开敏
(责任编辑:邓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