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一扶贫干部: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几点问题探究及破解思考
2018-09-30 20:52 云上恩施


关于精准扶贫

探究与思考

作者:贾俊

溪丘湾乡扶贫办常务副主任

问题矛盾探究

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经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攻坚期,各种社会问题、群众问题逐渐显现。由于精准识别、“硬伤”剔除、大数据比对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非贫困户意见纷纷,对扶贫政策不理解、不满意,社会矛盾突出,造成各级各部门检查验收时,老百姓的满意度、获得感不高。追根溯源,我探究分析出以下原因:

01

第一、在精准识别过程中,由于最初贫困户识别不精准或者进贫程序不规范,加之个别老百姓属贫困认定的“边缘”地带,虽然没有达到或接近贫困户的标准,但通过屋场院子会、群众会等程序纳入贫困系统了。

02

第二、因为大数据比对,存在个别家庭中有硬伤,但家中的确有大病大灾、事实困难的情况,在动态调整时,村干部及帮扶责任人由于政策把握不准、害怕纪委追责,无条件作为硬伤剔除或者拒绝将该户纳入贫困户系统。

03

第三、由于个别贫困户属于好吃懒做、无所事事,因为纳进了贫困户,享受了各种扶贫政策,易迁修建了安置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出现了“养懒人”的现象。但现实中好多非贫困户勤爬苦挣几十年,攒点钱修了几层楼,也许还欠有外债。但这些贫困户不知足,不感恩,还在非贫困户面前说风凉话,更加促进了非贫困户的不满,激发了贫困户、非贫困户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也加深了群众和扶贫干部之间的矛盾。

04

第四、受大数据比对、贫困户动态调整、政策宣传不到位等因素影响,虽然通过扶贫政策的支持,贫困户的条件已经改善,能买车、买房、申报专业合作社、创办企业了,但他们担忧因为生活条件改善了、生产生活水平提高了,而取消他们贫困户资格,致使他们享受不了扶贫政策。认识的误区导致部分有条件的贫困户故意卖穷,在领导检查走访的时候,刻意把困难无限夸大,收入无限缩小,片面哭穷,他们只说了问题,没有看见这些年发生的变化、取得的成绩和进步;他们只习惯性地对村干部及所有扶贫干部的抵触,没有看到这些年扶贫干部辛勤付出,放弃家庭、老婆、孩子,背井离乡,舍小家为大家等等。因为心态的扭曲,所以无法满足,满意度不高。

种种矛盾的思考

面对种种矛盾,针对精准扶贫工作,我有几点思考:

第一,按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既不降低标准,也不吊高胃口,严格按照省、州、县文件要求,加大扶贫项目、“补短板”项目实施进度,迅速完成水、电、路、网、房等基础设施建设,满足老百姓日常生产生活需要,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第二、现在的农村,最缺的不是项目,而是感恩知足的心。我们要通过大会、小会,各种新闻媒体宣传,利用感恩广告、教育宣传片等多形式,同时结合各村通过每个月的主题党日活动、屋场院子会等形式,宣讲村里近几年发生的变化,比如说村委会建设、卫生室建设、村级公路、饮水安全,危房改造 、易迁、养老金、高龄补贴等众多精准扶贫惠民政策,不管是贫困村还是非贫困村,都有落实,我们要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让老百姓发自内心的感受到国家的政策好,近几年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只有让老百姓拥有了感恩之心,满意度才会不断提升。

第三、因为大数据比对、硬伤剔除等原因,好多贫困户怕取消贫困户资格,所以故意隐瞒家庭收人,有钱不敢买车、买房、创办企业、够买养老保险。其实扶贫政策并不是这样,我们本来就是要让贫困户通过扶贫政策的支持,自身的艰苦创业,逐步脱贫奔小康的,那么买车、买房、买保险、开公司、办企业都是政策许可的,所以我们建议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鼓励贫困户买车、买房、买保险,开公司、办企业,不断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所以,我们扶贫工作,既要通过开发式扶贫,找准路子、构建好的体制机制,在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上出实招、下实功、见实效,又要重视发挥广大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通过感恩教育,不断让老百姓改善自身条件,人居环境才能得到进一步的改善,2020年脱贫后,乡村振兴工作就迎刃而解,小康社会就指日可待了!

来源:巴东扶贫https://mp.weixin.qq.com/s/FxJYGpv38KYzIO3R99th0A

见习编辑:董晶菁

主编:龙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