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水果,点亮“科学梦”
“wow,好神奇呀,插在水果里的灯泡居然变亮了。”11岁的小朋友邓亚平发出惊叹。邓亚平是巴东县白沙坪小学的学生。今年暑假,他和同学们体会到了很多科学带来的乐趣。带给孩子们乐趣的是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启智铸材——STEAM科普教育”暑期实践队的8名实践队员。他们在指导教师梁爽的带领下在白沙坪小学开展了7天的科普夏令营。
孩子们分发到苹果、西红柿、柠檬等试验材料之后,实践队员只是做了简单的讲解后便鼓励孩子自己探索,寻找LED灯发亮和变得更亮的原因。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达到目的的方案。
“通过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这样的的方式,会让他们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也更自信,这是我们这次开设夏令营的目的之一。”课程主讲老师,实践队队员匡盈盈告诉记者。
传统陶器,培养创新意识
一块块圆滚滚的高岭土被孩子们做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即使定重心很难,即使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雏形被机器摇碎,孩子们也毫不气馁。陶瓷课程不仅教会了孩子们制作陶器的办法,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我们要注重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这一节课恰恰是培养孩子创造力的有效方式。”陶艺课的主讲教师万京伟这样说。
小小火箭,勾起航天梦
经过几天的等待,孩子们终于等到了期待已久的水火箭课程。
随处可见的可乐瓶,在STEAM课堂上有了大用途。用胶带粘连,再装上用塑料做成的机翼,水火箭就制作完成了。整个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制作过程并不顺利。
“老师,我这样做水火箭会漏气吗?”
“老师,看看我做的水火箭好看吗?”
……
制作过程中,孩子们好奇心十足,不时向老师请教各种各样的问题,想要弄明白水火箭的原理。
“我想当一名宇航员,坐着火箭去月亮上!”当看见自己的水火箭飞起的那一刹那,谭浩霖兴奋地喊到。
此次夏令营开设的课程还有天气瓶、造纸术、纸电路等9项内容,包含物理、化学、数学等多种类别的科学知识。
依依惜别,泪洒白沙坪
“老师,我不想要吃的,你们多留下来几天好不好?”当志愿者们为孩子分发提前准备好的零食时,参加夏令营的小朋友谭大庆哭着对实践队员们说。听了孩子的话,实践队员们默默地擦掉眼泪。
短暂的七天眨眼间就过去了。
7月27日下午,夏令营结营仪式开始。实践队员们的班歌唱响,孩子们全都得到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证书,这些荣誉证书既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也为这段经历留下了宝贵的回忆。
“这些荣誉证书上的奖项都是我们根据对孩子的了解想了好久才决定的。”实践队队员匡盈盈告诉记者。
实践队从“有坚持、有态度、有希冀”三方面出发,接力助力巴东,从更科学的角度观察孩子的心理健康。实践队队长汪智威说:“希望这些课可以在他们心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这是我们实践队的使命。”
激发孩子探索天性,引导孩子合作沟通,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和创新意识,用艺术滋养心灵,用知识点亮梦想,这一支暑期社会实践队做到了。
来源:云上恩施
通讯员:吴睿鑫 摄影:陈欣怡
责任编辑:黄頔芳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