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来凤如何贯彻落实?记者就此专访了来凤县委书记邢祖训。
来凤县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限制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邢祖训表示,来凤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树立自然资本观,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坚定推进绿色发展、科学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幅增值。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打造“中国藤茶第一县”,做大省农业综合开发木本油料及示范项目,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林和用材林的种植面积。加快发展新型工业,依托龙头企业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强力推进藤茶产业园、油茶产业园、医药材产业园、静脉环保产业园、大数据产业园“五大产业园”建设。突出发展全域旅游,充分发挥自然人文优势,加快培植土家农耕生态文化产业,打造原生态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
树立文明发展观,建设生态美丽家园。推进规划提质,把生态服务功能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逐步完成乡镇域规划和中心村规划编制。推进建设提质,实施棚户区改造攻坚计划,突出生态功能地位,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加快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20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推进管理提质,持续巩固放大“六城”同创成效,完善城乡管理长效机制,重点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指导力度、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整治力度,努力打造城市功能完善、乡镇富有特色、农村秀美和谐的生态美丽家园建设。
树立共同富裕观,加强生态产品供给。强力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持续开展城区扬尘、工业废气污染治理,持续推进城镇规划区“禁鞭”,加快新能源汽车在公交领域的推广应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施水污染防治工程,加快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工程和城市污水处理提档升级工程,统筹推进县域主要流域(酉水河、蓝河、老峡河)生态综合治理,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程,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加快创建“全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有序推进“厕所革命”工程,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
树立综合治理观,放大生态文明优势。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列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切实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行生态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增强企业对做好节能减排、控污治污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积极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培养全民生态意识和保护生态行为规范,提高公众参与保护生态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逐步形成提倡节约、爱护生态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
树立严密法治观,加大生态保护力度。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对土地、水流、森林、山岭、荒地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完成确权登记,建立覆盖全县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制度;推进县、乡(镇)、村三级“河长制”“山长制”提档升级,定期组织环保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完善保护法规,进一步完善跨行政区域协调保护机制,明确各级政府以及职能部门对酉水河的监督管理职责,进一步推进跨行政区域环境治理法治化进程。
树立人类福祉观,锻造生态建设队伍。围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强化思想建设,切实增强干部队伍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思想认识;强化能力建设,切实增强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魄力、定力,全面整改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整治“庸懒散软”,对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终身追责,努力锻造一支生态文明建设铁军,切实让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来凤落地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