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这或许是诸多描述榜样人物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当我遇到已经78岁、有50年党龄的田秀沛老同志时,才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分量,才真正明白了榜样的能量。
田秀沛家在巴东县野三关镇高阳寨村,他做过原故县坪村的支部书记十多年,短片中提到的村级公路,就是在他在任时修通的。说起这条公路,从他家门前过确实是一条耗资少、施工少的直路,“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傻子一个”,是田秀沛的老伴儿和儿子对他的评价。田秀沛同志却说:“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路不需要征地补钱,占山占田都很随便,从我家过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事,毫不谦虚的说,就我一句话的事情,但我是一名村干部,我是一名党员,让更多的群众得实惠,才是一个干部应该做的。”
﹌﹌﹌﹌﹌﹌﹌﹌﹌﹌﹌﹌﹌﹌﹌﹌﹌﹌﹌﹌﹌﹌﹌﹌﹌﹌﹌﹌﹌﹌﹌﹌﹌﹌﹌﹌﹌﹌﹌﹌﹌﹌﹌﹌﹌﹌﹌﹌﹌
乡村振兴 礼在我身边
在我们采访当天,我们实地走了这条线路,事实正如田秀沛所说,这条路从他家门前过,就只方便了他们一个家族的少数几户人家,而村里至少五个组的村民不能得方便。直到如今,田秀沛家还没有通上公路。
在田秀沛家,如果不是别人的介绍,你很难想象这居然是当过十多年村支书的人的家,他的家境可以用“寒酸”来形容,但是老两口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对到家中的客人,倒酒、泡茶、装烟……礼数一点都不少。家门口的对联虽不公整,但却饱含着一个老党员心中最真诚和执着的信仰。
老党员身上发生的许多事,让家族无法理解,让老伴儿心生埋怨,让子女难以接受,也让一些村民嗤之以鼻,然而他收获了绝大多数乡邻的尊敬、信任和爱戴。现在田秀沛同志虽然没在村里任个“一官半职”,但他说话的分量却依然很重。他在群众会上号召村民自立自强,做小康路上的主人,而不是靠国家救济的懒汉;
他在党员会上要求,党员就要做到对党许下的誓言,就要发挥带头作用,特别是要更多的、更按时的参加一切党组织活动,为村里的发展出人出力!驻村“尖刀班”和村支两委干部登门拜访,镇上的领导主持学习老党员的精神,无疑是对老党员田秀沛同志最大的认可和最深的敬重。
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在田秀沛心中,他认为党的关怀和国家的扶持,那都是暂时的,真正长久的富裕,还得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放的思想和开发的意识。他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庄稼,脸上是那么安静、祥和……
田秀沛同志是一名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农村老党员,正如野三关镇党委组织委员郑祖舜所说,田秀沛同志所做的事情不能用可歌可泣来形容,但他点点滴滴的小事,五十年如一日的坚持,让老同志的形象瞬间高大起来了。
当我们结束了两天的采访,老同志和我们在岔路口挥手作别,一直目送我们离开,他才行进在回家的山路上……
来源:湖北艺典
https://mp.weixin.qq.com/s/nNfRTe2jBiRPRFxL8mrqSg
责任编辑:朱晓涵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