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湖北日报】恩施:初夏时节抹茶飘香
2018-06-19 15:32 云上恩施

6月16日,恩施市龙凤镇龙马村金果茶产业园里,一筐筐绿茶进入流水线,吐出青翠欲滴的抹茶粉末。

这些大山深处万亩茶园里的嫩叶,不久将坐上货车、动车、海轮,最终出现在日本东京、静冈等地的餐桌上,抑或进入伊利、娃哈哈、香飘飘的酸奶、蛋糕、冰淇淋中,成为那一抹清新的绿色。

喝茶变吃茶

破解夏茶撂荒难题

“很喜欢抹茶,微微的清苦,淡淡的茶香,还有春天般的绿色,让人心情大好。”在城市一族,抹茶控们随处可见。

抹茶起源于我国隋唐,将茶的嫩叶,用蒸汽杀青后,做成饼茶保存。食用前放在火上再次烘焙干燥,用天然石磨碾磨成粉末。

1980年后,日本将抹茶用途发扬光大,不断推陈出新,不仅广泛用于寿司、团子、面条等传统食品,而且在蛋糕、果冻、点心中大量使用。近年来,抹茶作为天然添加剂,在医学、食品领域大显身手。

5月3日,恩施市龙凤镇保扎茶叶基地人头攒动,技术员现场演示机器采茶,用于抹茶收割的采茶机一天采茶约3吨,而熟练茶农手工最多能采10斤。

机器替人,将茶农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这仅仅是抹茶为恩施茶产业带来的一个变化,更大的变化正在发生。“我们茶园只采春茶,夏季基本都撂荒。”龙马村副主任张义国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夏茶市场价去年1.5元/斤,忙碌一天还抵不上劳力投入。“现在,用的原料正是原来修剪掉的夏茶。”村民们非常感兴趣,正在尽快熟悉抹茶种植的技术规范。“抹茶种植需要多追一季肥,茶叶嫩茎比普通茶高出20多厘米,可以收获800—1000斤夏茶。”在彭家湾示范基地,记者看到,烈日下,40多个戴着草帽的茶农正为200多亩茶园撑起黑色遮阳网。“加装遮荫设施,抹茶的叶绿素、氨基酸含量比普通茶要高,色泽更加翠绿,但管护技术要求较高。”技术员刘成介绍。

引进抹茶增产又增收,过去无人问津的夏茶身价倍增,每亩茶园可增收约三四千元,这为100余万亩恩施茶园,带来了一场产业革命。

杭州牵手恩施

千里姻缘抹茶为媒

去年11月,按照“恩施所需,杭州所能”的东西部协作计划,杭州市农业局牵头,专门组织10多家大型茶企赴恩施对接。全国最大的抹茶加工和出口企业新洲茶业与龙凤镇千里姻缘一线牵,双方选定龙马村作为恩施首个抹茶生产基地,注册资金5000万元,与湖北金果茶业合作成立新果茶业公司。“项目进展非常快。”新洲茶业公司副总经理柴荣建介绍,从去年11月13日首次考察,到1月4日合资公司落地,只用了1个多月。正月初九,工人就开始进场,五通一平,兴建厂房。

为了将龙马做成可资推广的样本,柴荣建一边兼顾出口业务,一边将主要精力放在恩施,短短半年,已经飞了10趟来回。他从相关部门买来最近10年的水文、气象资料进行分析,笔记本上记满土壤、空气、水质的详细数据,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妻子生病住院,他抽不出时间,只得租请护工照顾;父母年事已高,他每晚只能用电话向年届九旬的老人问安。为了机器选型、安装、调试,柴荣建等人几乎天天加班到深夜,5月1日,当第一批抹茶试制成功,已是东方破晓,朝霞满天。

杭情施意,情深意浓。去年12月以来,先后有多批杭州市领导与茶叶专家前往园区,关心项目进展。5月24日,杭州市市长徐立毅亲赴厂区,主持首条抹茶生产线开机仪式。“今年还可收获两季,目前正大规模与茶农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生产的抹茶原料将全部敞开收购。”柴荣建介绍,新厂房已加紧扩建,明年春节前将投入6条生产线,还要建1座冷库,达到处理1万余亩茶叶的产能。“生产有多少,我们要多少!”在杭州的邀请下,日本最大的抹茶经销商铭叶集团总经理3次赴恩施考察。“龙马的抹茶品质可与本土媲美。”日本客商对龙马优良的生态环境与含硒特质青睐有加。

来源:湖北日报

http://hbrb.cnhubei.com/HTML/hbrb/20180619/hbrb3256486.html

责任编辑:李安雯

主编:龙梅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