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脱贫攻坚 | 着力机制创新 帮扶合力倍增
2018-06-19 08:40 云上恩施

野三关镇上李平村是巴东县118个重点贫困村之一,根据州脱贫攻坚指挥部2018年1号令,州农业局迅速组建脱贫攻坚“尖刀班”正式进驻该村。为迅速形成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州农业局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机制,谋求发扬尖刀班战士一线作战的英勇精神和局机关帮扶干部全力支援的顽强意志,激发广大村民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汇聚起了上李坪村合力攻坚、决战贫困的磅薄力量。

专班机制激活力

5月9日下午,“这田里辣椒苗得了立枯病,必须立即用药防治,还要注意揭膜,避免棚内湿度过大”。在上李坪村八组郑远友家辣椒育苗田里,技术人员告诉她。这是州农业局驻村尖刀班特色产业专班深入田间技术指导的一个情景。

州农业局尖刀班进驻上李坪村以来,通过入组入户走访,田间地头指导,召开小组会、院落会,迅速形成全村脱贫攻坚补短板任务清单,及“一户一策”补短板清单。为发挥每名尖刀班战士专业特长,明确补短板责任分工,建立了工作专班化推进机制。组建了道路建设、特色产业、安全饮水、危房改造、环境整治、两网(农电网、信息网)改造六个工作专班。每个专班由2-3名尖刀班战士和1-2名村干部组成,各专班由一名技术特长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工作队员牵头,并明确相关职责。队员不下组入户的时候就分专班活动,各工作专班比、学、赶、帮,积极性充分调动、活力竞相迸发。

专班工作机制的创新和实践,增强了全体尖刀战士干事创业动力,脱贫攻坚成效自然更加凸显。尖刀班入驻3个多月来,路、水、电等公共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迅速启动。12组苏家坡至13组姚家冲1.8公里组间连接路开工修建,14组1.5公里断头路即将完工,进村入口公路硬化正式立项;5组村委会旁、13组水井淌等五座集中供水池,总库容1000立方米的总体建设方案完成,5组200m2水池建设启动;村电网改造将于6月份开始实施;危房改造、环境整治取得新进展。特色产业发展成为脱贫主要支撑。坚持“一村一品”壮大特色致富产业、夯实脱贫根基,培育新型市场经营主体3家,建立“公司+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贫困户订单面积达到80%以上,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发展以辣椒为主的高山蔬菜1500亩,新建以贝母为主的中药材基地800亩,引进漆树苗6万株建基地700亩,“两短一长”产业遍地开花,组组有特色、户户有产业,400多户农户一起加入到特色产业链上,预计经2-3年努力,全村人均特色经济作物可达到3亩,给全体村民脱贫增收致富带来了新希望。

考核机制聚众力

协助上李坪村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个人的事,州农业局把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作为最大的政治、政绩和民生工程,创新目标考核机制调动每名干部帮扶积极性,把凝聚众力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

成立了以局长任队长、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队长的扶贫工作队。派出干部精锐组成驻村“尖刀班”,作为帮扶上李坪村脱贫攻坚的先锋力量,尖刀班按照吃住在村、岗位在村、工作在村要求,常驻一线作战。

为配合驻村扶贫一线帮扶工作,形成全局支持上李坪村脱贫攻坚强大合力。州农业局用目标考核作为指挥棒,把支持上李坪村脱贫攻坚列入各科室和个人年终绩效考核内容。

要求各科室在资金、项目和人员安排上,把优先考虑上李坪村作为年终目标考核指标。局蔬菜办、土肥站纷纷将产销信息监测及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安排到该村。今年以来,局各科室(站)在该村辣椒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马蹄大黄良种引进示范、马铃薯种薯繁育、作物病虫害防治以及村卫生室征地补偿和公共厕所建设等方面,从紧张业务经费中,挤出资金8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该村特色产业培育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干部帮扶效果好不好?由群众说了算。为强化干部结对包户帮扶责任,州农业局制定了《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考核办法》,在干部职工年终绩效考核分值中(满分100分),赋予30分作为考核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的成效。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分,一是贫困户满意度(14分),由贫困户对帮扶责任人年度内履行帮扶责任情况是否满意进行评分;二是帮扶成效(10分),由贫困户和村支两委对帮扶责任人帮扶成效进行评估,主要考核帮扶责任人是否结合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找准贫困原因,制定“一户一策”补短板清单,科学合理制定帮扶措施并逐一落实,开展“三个一”帮扶活动,即到贫困户家中开展一次劳动、与贫困户开展一次谈心谈话、为贫困户办一件实事;三是入户次数(6分),由驻村“尖刀班”考核,看各帮扶责任人每年深入贫困户(包括已脱贫户)家中是否达到6次,每入户一次计1分,少一次扣1分。

考核制度是指挥棒,《考核办法》一出台,结对帮扶干部各显神通,因户精准施策,有为贫困户卖仔猪、鸡苗发展养殖的,有赠送种子、肥料发展种植的,结对干部走动多了、干群关系融洽了,最明显是贫困户请帮扶干部吃杀猪饭、送腊蹄子的多了。

监督机制强内力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村级事务繁琐、人员严重不足、监督机制缺乏,难免引发执行政策走样,让群众产生厌倦情绪、甚至不信任。州农业局尖刀班入驻后,不断贴近贫困群众内心,广泛听取他们诉求,以树立良好村风社风民风为目标,创新建立精准扶贫义务监督员制度。

州农业局尖刀班在全村首批聘请了16名德高望重的精准扶贫义务监督员。邀请他们监督驻村尖刀班贯彻落实中央及各级政府精准扶贫惠民政策情况;协助村尖刀班搞好精准扶贫惠民政策到村到户宣传发动及落实;听取收集村民意见、要求和建议,及时向驻村尖刀班和有关部门反映;监督干部工作作风是否扎实;加强精准扶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协助驻村尖刀班及有关部门严肃追责问责,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每位受聘监督员认真执行中央及省、州关于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有关文件精神,加强对全村精准扶贫工作监督,主动当好“精准扶贫的监督员,惠民政策的宣传员,连通民心的信息员”,全村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快形成,群众脱贫的信心更足了,争取早日脱贫的内生动力更强了。

八组贫困户赵吉勇今年种植辣椒22.5亩,他在驻村尖刀班特色产业专班帮扶下,注册成立了巴东县恩农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69户农户种植辣椒190亩,其中贫困户45户。预计2018年在他的带领下,今年将有更多辣椒种植户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精准脱贫。还有生猪养殖大户李国、药材种植大户李红平……。

州农业局自结对帮扶上李坪村精准脱贫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创新精准扶贫机制,以充分调动驻村尖刀班、全局干部职工和广大村民等各方力量积极投入脱贫攻坚的火热实践,帮扶合力的倍增效应正逐步显现。

来源:州农业局驻巴东县上李坪村尖刀班 通讯员:柳文录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