茴坝村是位于三岔镇东北方14公里的贫困村,朱永双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地处偏远的小乡村,也是在这里,他由一个让人怜悯的独腿男孩成长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养猪能手。
童年对于朱永双来说是十分苦涩的,当时年仅2岁的他不慎跌入火坑,火苗引燃了他的棉裤,当被大人发现时,他的左腿已经严重烧伤,不得不面临截肢。腿脚不便的朱永双直到9岁才上小学,由于家庭条件十分贫困,小学毕业后,他便辍学在家,身体残疾的他只能做一些最简单的事情,平时就在家做做简单的家务,喂喂猪。
然而,朱永双并没有因为身体的残疾而自暴自弃,他向命运做出了反抗。1991年,二十出头的朱永双在家搞起了生猪养殖,因为那个时候家里穷,没有钱买猪苗,仅有的十来头猪苗还是四处借钱买来的,解决了猪苗的问题,喂养中的困难又一次摆在了朱永双面前,那个时候没有猪饲料,朱永双都是拄着拐杖走好远的路去打猪草。年轻的朱永双靠着勤劳的双手这撑起了这个家庭。
1997年,朱永双与善良的女孩夏启春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夫妻俩靠着勤劳的双手慢慢壮大自己的养猪产业,养殖规模也由最初的十几头增加到几十头。
2013年,不甘于一直小打小闹的朱永双成立了自己的专业养殖场,开始了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养殖规模也扩大到了500多头。但正当养猪事业刚有起色时,他的家庭也出现了变故,妻子被确诊为糖尿病,为治疗并发症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先后动手术6次,花了近二十万,现几近失明,丧失了劳动能力,再加上夫妇俩第一个孩子的降生,使得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负担更重了。
2014年,他与当地合作社合作,专业养殖合作社帮其协调贷款、扩大规模、进行饲料赊购、生猪保险、饲养管理技术服务。在一年时间里,他养了800多头猪,别的公司提供猪源、饲料,自己负责喂养,一头猪提100多元,在和当地公司的合作下,他的养殖事业越做越大。
养殖场里的许多事朱永双都亲力亲为,除了不能干重活,朱永双从没有把自己当做一个残疾人,养的几百头猪他都没请过一个工人,喂猪、打针、清扫都是自己做,他还学会了开三轮车,上街跑贷款都是自己骑车去。
然而,朱永双的养猪事业也并非一帆风顺,2014年由于市场行情不好,朱永双一年就亏损了四万多元;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他养殖的黑猪成活率低,一头黑猪养了一年也涨不了多少肉,养殖成本的蹿升使得朱永双损失惨重。这些打击也曾使得他几近崩溃,但他并没有放弃,靠着自己的摸索和学习相关饲养管理技术,他又重新找回了信心。
去年,朱永双养殖场出栏生猪800多头,收入8万余元。尝到了甜头的朱永双今年继续扩大养殖规模,靠着政府的扶持资金和自己的贷款,扩建了三个新厂房,还建起了沼气池和一个800方的水池,生猪的存栏量也达到了两千多头,预计收入能达到二十余万元。
在自己发展产业的同时,朱永双也没有忘记周围的村民,朱永双是个热心人,在附近村民中口碑很好,哪家的猪生病了,他都上门免费帮忙治疗,并且带动了周边两户贫困户就业。同时,朱永双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也影响了村里人,在他的带动下,现在的茴坝村已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
未来,朱永双计划继续扩大养殖规模,早日摘掉贫困的帽子,带动周边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