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向蓉 实习生 彭垚瑶 通讯员 杨善文)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作作为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环境信访事项和整改意见之一,恩施市结合实际立行立改,以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采取种养结合、农牧结合的方式,不断探索畜禽粪污处理新模式,强化养殖环节污染治理与监管,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
按照相关要求,恩施市积极配合做好畜禽养殖“三区”划定及禁养区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搬迁工作,共划定23个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4家养殖场。同时,根据养殖场(户)粪污消纳能力确定饲养规模,开展畜禽养殖粪污综合治理,积极引导绿色生态养殖。
位于龙凤镇杉木坝村的恩施市某农贸有限公司,目前生猪存栏7000头左右,每天产生大量的粪便,该公司就地打造了“猪--沼--果”循环农业利用模式,将猪粪和尿液进行分流处理,干粪通过堆肥发酵后还田利用,尿液则从排污管道流入沼气池或污水处理池,通过发酵处理后灌溉农田。
如今,养殖区发展的800多亩葡萄、李子、桃子等水果长势喜人,今年就将进入丰产期,这个时节,每天都有周边几十名村民在果园务工。而该公司则也成了龙凤镇乃至全市生猪养殖的一道“风景线”。
近年来,恩施市严把畜禽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准入关,抓源头治理,推行干清粪新工艺,并加强工艺的宣传和技术指导,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施策的原则,引导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开展科学养殖,发展循环农业,力争在2年内完成全市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工作,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利用率达到75%以上,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
(责任编辑:秦辰宇)
(主编:龙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