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一名党员不应该存私心,把自己的亲戚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受到了党内警告处分,是咎由自取,希望大家要以我为戒,吸取深刻教训。”利川市文斗乡一名村干部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作出了深刻检查。
1月2日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上,利川市2017年以来扶贫领域受到过工作约谈、诫勉谈话、纪律处分的279名党员干部向支部报告被问责的情况,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2017年以来,利川市不断聚焦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基本形成了扶贫领域反腐败压倒性的态势。但从另一个层面看,对违纪问题认识高度不够,处理结果宣传不够、警示不够,对存在的问题“入脑入心”学习不够的情况依然存在。处分决定不是纪律审查的“句号”,而是“逗号”。对违纪违规问题处理后,必须举一反三,入脑入心的学习反思。
为了让警示教育入脑入心,该市利用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在扶贫领域受处理党员向会议报告自己被问责的情况,主动揭短亮丑,以在较大层面发挥警示作用,更好的把自己摆进去,心灵上再次受到教育洗礼,激发“知耻而后勇”的动力,勇于直面问题,改正问题,做好下一步工作。
“当着支部所有党员,报告自己所受处分情况,仪式感很强,带来的纪律的威严感和威慑力也很强,深受教育和启发。”一名党员听后感慨到。
“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要求对照被处分人情况,深挖自己的根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活教材’中反思检视自己的工作,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及时打好‘预防针’,能够由此及彼,真正的把自己摆进去,彰显纪律处分、纪律执行的治本功效。”该市纪委负责人说。
来源:恩施州纪委监察局网站 作者:何文旭 胡长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