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植物病虫情报:秋茶病虫害发生趋势
2016-08-30 11:36 云上恩施

植物病虫情报(第8期)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植物保护站

全国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恩施州区域站

201608月22日

秋茶病虫害发生趋势

8月中旬,恩施州植保站技术人员对恩施巴蕉戽口、宣恩椒园、咸丰黄金洞、利川毛坝等主要产茶基地进行了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入夏以来,晴日增多,气温偏高,对茶叶病害虫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再加上今年恩施州鲜茶收购价稳定,及时采摘可以减少茶叶主要害虫的食源,因此目前许多茶园病害发生较轻,虫害呈中等发生。

一、当前茶树主要病虫害

茶饼病、炭疽病、赤星病等病害发生受当前气温及晴日的影响,相对发生较轻,但入夏之前发生较重的茶饼病、炭疽病等造成的干枯病叶田间较多;茶农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治一直较重视,虽发生范围广,但虫口基数不高;粉虱,由于气候适宜,再加上用药不对,局部茶园基数较高;螨类,特别是茶黄螨,茶农对此虫害认识度不高,且由于很多杀螨剂在茶树上禁止使用,从而造成对该虫害的防治难度加大,该虫害发生范围较广,局部茶园为害较重;茶蚜、茶尺蠖、茶毛虫、丽纹象 甲、蚧类仅局部茶园发生。

二、防治意见

对于茶园病虫害的防治,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开展病虫绿色防控技术的集成应用,有效控制茶园有害生物的发生与为害。在出口茶基地必须按出口国的农残要求,加强农药的管理和科学使用。

1、生态调控和农业防治是基础。茶树在我州适应性强,病虫害发生一般都在可控范围内。加强生态保护和抓好农业防治等措施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重中之重。

一是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各基地因病虫造成损失的茶园多是人为偏施氮肥造成的,不施或很少施用有机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行“猪—沼—茶”等生态模式,增施有机肥等是健身栽培技术中很重要的措施。

二是合理修剪。根据茶叶采摘时间合理安排,结合树势和病虫防治要求合理进行轻修剪、重修剪和台刈,保持茶行间隙。

三是及时分批多次采茶,秋季停采前,采摘干净,及时清除杂草。

2、提倡生物防治。一是保护利用好本地茶园天敌,如食蚜蝇、草蛉、螳螂、蜘蛛、捕食螨、瓢虫、茶毛虫黑卵蜂等,控制蚧类、蚜虫、小绿叶蝉、茶螨。二是应用性引诱剂或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根据茶园不同茶园的靶标害虫种类选用不同的诱芯。三是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可人工释放益螨实行“以螨治螨”。

3、物理防治是保障。一是色板诱杀。在茶园悬挂黄板、蓝板或绿板,诱杀粉虱、蚜虫等,悬挂高度宜略高于植株顶部,每亩放20—30块。二是安装杀虫灯诱杀。可选用频振式杀虫灯、太阳能杀虫灯,一般1盏灯可控制20—30亩,灯的高度应距地面2米为宜。

4、药剂防治是补充。

一是严禁使用中等毒性及以上的所有化学农药,提倡使用 在茶树上正式登记了的农药;

二是把握好防治指标,掌握好防治适期,茶小绿叶蝉春茶百叶虫量达5-6头时为防治指标,秋茶百叶虫量达8-10头为防治指标, 合理混用农药;

三是根据茶园有害生物监测结果,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蚜霉菌、韦伯座孢菌、座壳孢菌、阿维菌素、印楝素、 藜芦碱等;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品种,如氯噻啉、丁醚脲、氟铃脲、烯啶虫胺、唑虫酰胺等新农药产品;

四是各种农药要交替使用;

五是严格按规定使用剂量,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防止农残超标。

来源:恩施州农业局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