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不留。在恩施州交通运输局对口帮扶建始县景阳镇偏坦村的一年里,州交通运输局认真履职、攻坚克难,偏坦村地不再偏,志不再穷,广大群众脱贫攻坚信心倍增,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组织保障,夯实基层党建。驻村工作队到村后积极与村支两委配合开展工作,遇事共商量,有事一起干。将镇驻村公务员、村支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共同开展工作。工作队党员将个人党组织关系转到村党支部,充实村党支部力量,指导党支部活动常态化开展;驻村工作队与建始县委组织部一起到孝感、武汉开展“党的关怀到工地,安全生产记心间”活动,看望慰问在外务工党员和群众,并发展预备党员1名,入党积极分子5名,使党支部持续稳健发展。
二是推进产业扶贫,促进长效增收。州交通运输局早行动,早发力,因地制宜确定了偏坦村主打产业。2017年种植黄桃125亩,对不结果的核桃树进行改造嫁接3600余棵(200余亩),2018年计划在偏坦村发展香椿产业和核桃产业。针对村集体经济空白的短板,充分利用偏坦村老茶树资源,开办村级茶厂,增加村集体收入。驻村工作队入户宣传互惠贷政策,鼓励贫困群众参与互惠贷。按照政策,偏坦村共计贷款35万,完成贷款目标的314%。通过努力,通过市场主体帮带贫困户比例达到95%以上。
三是落实帮扶责任,全面走访入户。工作队自2017年1月驻村工作队进驻,全面落实吃、住、工作在村标准,每月驻村时间不低于20天。驻村后对贫困户进行逐户走访,摸清贫困户基本情况、致贫原因,为帮扶责任人提供帮扶意见。做到家家到,户户落,举家外出不错过。局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负责结对帮扶1-2户贫困户,各帮扶责任人按照每月不低于1次的要求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共同制订脱贫措施,完成“一户一策”,确保“一户一个帮扶责任人,一户一个帮扶措施,一户一个脱贫方案”。农户走访率达到100%,对每家每户情况做到四清、四看、四问、三谈、两宣传。
四是推进阵地建设,改善基础设施。州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S462提档升级的机会,改造沙子门至伍家河桥14公里农村公路。争取重点贫困村村级公路建设项目,硬化通组公路7.5公里。争取行业主管部门资金和驻村工作队经费36万元,修建蓄水池3个,小水窖6个,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筹集资金50万元用于集中安置点新修建300平方米的村委会建设。积极协调州新闻出版广电局,申请2万多元的贫困地区民族自治县、边境县“百县万村示范工程”广播器材配置资金。待文化广场100平方米和村委会场所建成后,申请配装。
五是落实惠民政策,群众认可度高。2017年落实扶持到户的产业奖补资金共34000元,全村计划易地扶贫搬迁34户。其中集中安置28户,分散安置8户,危房改造4户。低保20户。城镇低保1人。教育扶贫实现应享尽享。生态扶贫惠农政策由林业部门实施,村里有生态护林员2人,享受每名护林员4000元/人/年的补助。通过宣传各项惠民政策,使老百姓得到真实惠,驻村工作队驻村工作取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评与高度认可。
来源:恩施州交通运输局 通讯员:兰明萱
(责任编辑: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