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超强厄尔尼诺影响,自今年3月下旬起恩施州共遭遇9轮强降水过程,特别是梅雨期间的六轮强降水导致全州6县市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部分乡镇多次受灾且十分严重。面对"98+"洪水,恩施水文全力以赴积极应对,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了详实、准确、及时的水文情报,恩施水文应急监测突击队应急监测10余次,切实发挥了"耳目"和"尖兵"的重要作用,用行动诠释了水文人的责任担当!
服务民生工程显伸手
为实现"清江州城段可行船(游船)、可见水可亲水而无水患"目标,并将清江恩施城区段打造成集防洪、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景观工程,恩施市以"六城"同创为契机于2月28日正式启动了恩施城区段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及大沙坝至卡门段应急扩挖工程(扩大卡门段的行洪断面增大下泄流量,缓解城区段的防洪压力)。这两大民生工程建设期间的防洪保安将关系着城区低洼处10万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4月5日随着恩施水文站首战入汛以来第一场洪水,恩施水文便从此拉开了应急监测的序幕。当晚大雨如注,清江河水持续上涨,激战正酣的两大在建民生工程安全和住在城区低洼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受到洪水威胁,恩施水文站的水文信息将直接影响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门的指挥决策。为切实为市、州防指提供准确的水雨情数据,21时恩施水文站全体职工开始挑战入汛以来首次洪水,在施测洪水过程中发现对照去年的水位流量关系线实测流量均呈明显偏小趋势,是何原因?面对紧张局势,局领导决定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5名应急监测队员在30分钟内立即驰援恩施站进行支援,至6日2时采用ADCP、电波流速仪等多种测流手段共施测流量5份,找到了流量偏小的原因,重新拟定了新的水位流量关系线,为城区防洪保安指挥决策提供了依据,起到了耳目和参谋作用。
驰援建始收集宝贵水文资料
6月,建始县全境遭受了两次大暴雨袭击:6月1日4:00至10:30,建始县全境、恩施北部和巴东大部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建始县城区、三里坝、茅田、高坪等乡镇灾情严重;6月23至25日,全州普降大到暴雨,其中建始、来凤县平均降水超过100毫米,强降水造成部分房屋垮塌、道路坍塌及交通中断、大量农作物绝收、河流漫堤并诱发局部地质灾害发生。
灾情就是命令,恩施水文两次驰援建始开展应急监测。由于灾情严重,23日还启动了恩施州水文勘测应急预案Ⅳ级应急响应。24日11点,陈好山副局长带领10名应急监测突击队员火速赶到了建始水文站。在听取建始站有关水雨情情况和未来可能发生的汛情的汇报后,应急监测队决定兵分两路进行支援,一组支援建始水文站,另一组到新建的中小河流水文站(松林坝水文站)开展水文测验收集宝贵资料。在滂沱大雨中,队员们热火朝天地开展了ADCP及电波流速仪测流、标记洪痕、调查洪峰水位等监测工作,由于人手不够,局领导及司机也上阵参与其中,天黑了队员们继续挑灯夜战,直到凌晨4点所有资料整理结束后才休息片刻。25日天亮后,他们依然没有停下脚步,继续深入到城区受灾严重的区段开展渍水深度实地调查。两次应急支援建始共施测流量27份,标识洪痕2次,采集到了宝贵的水文资料。
把脉江坪河水电站在建工程
6月18日8时至20日8时,恩施州南部鹤峰、来凤县发生暴雨,局部大暴雨。鹤峰站最大24小时降水量334.0毫米,为近62年来第2位,重现期约45年一遇。异常汛情引起局党委的高度重视,于19日16时委派应急监测队副队长杨宏斌同志带领三名应急监测队员迅速赶往鹤峰水文站进行援。应急队员在克服重重困难后于20时抵达鹤峰站后,迅速组织鹤峰站工作人员和应急队员召开会议研判汛情布置应急测验工作,并在第一时间将水文情报和洪水涨势情况向局领导进行了汇报。在应急监测过程中,鹤峰县在建水电工程江坪河水电站下围堰水位自动监测站出现故障,导致水位信息无法发送,为切实做好江坪河水电站在建工程的施工预报和防洪保安,19日22时许,两位应急监测队员陈甫和张占全得到命令连夜从鹤峰县城出发赶往江坪河水电站工地。在昏天黑地中他们克服了路程不熟、滑坡、道路险阻、大雨滂沱等复杂因素,赶到目的地时已是20日凌晨1时许,然而他们却顾不上休息,在暴风骤雨中迅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抢修并进行流量测验,标注洪痕等。从20日凌晨到下午,他们连续作战15小时共施测流量25份,测到了完整的洪水变化过程,为率定江坪河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收集到了宝贵的资料,圆满完成了对鹤峰、江坪河、鸡公洞等水文站的流量抢测任务,为防汛减灾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服务城市防洪保安应急监测在行动
7月18日至20日,恩施州遭遇入梅以来第六轮强降水,大暴雨范围覆盖全州八县市,除巴东、咸丰以外的其他六县市城区河段均出现超警戒水位1米左右的洪水,境内31座大中型水库绝大多数开闸泄洪。紧急的水雨情和严峻的防汛形势引起了州、县防指的高度重视,纷纷向各级水文部门了解相关情况。其间,局长王平章到水情分中心坐镇指挥,于19日20时签发了恩施水文首份洪水蓝色预警,并迅速发往州、市防办及主流媒体,为恩施市政府组织城区低洼处居民安全转移争取了主动、赢得了时间。19日21时,局长王平章还签发了恩施水文防汛四级应急响应,要求各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认真做好各项防御工作。20日0时20分,恩施站出现洪峰水位416.29米,超警戒水位0.79米,相应流量2090m3/s,为2009年以来最大洪水。
在本次强降雨期间,恩施水文为服务单位发送洪水预报53份,编发水情快报8份、水情简报25份,上传水雨情信息6万余条。副局长兼应急监测突击队长陈好山还率领勘测科工作人员驻守恩施水文站并对龙凤坝、大龙潭等水文站的流量测验和泥沙测验进行指导和应急监测。由于准确的水文情报和精确的水文预报,恩施水文在本次防汛抗灾指挥决策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城区官坡、南门等低洼地段受淹,降低了因洪水受灾损失的程度。
精准服务助力道堰湾排险
7月11日23时起,恩施市城区遭受强降水袭击,导致大桥路、工农路四巷、高桥坝村等路段发生洪涝灾害险情,其中工农路四巷虎民路公路箱涵被淤泥堵塞,导致六角亭办事处松树坪村道堰湾区域由于排水不畅形成积水潭,并造成80栋房屋2楼以下被洪水浸泡,20栋1至2层没顶,紧急转移安置群众700多人。
灾情发生后,恩施市政府立即启动了救灾排险工作。州委书记、州长相继来到现场,查看灾情、险情,安排部署排险救灾工作。13日0时06分,恩施州水文局接州防办通知,要求为松树坪道堰湾积水潭救灾排险工作提供水文服务。0时11分,局长王平章亲自安排部署应急监测工作,启动了水文监测应急预案。自7点50分开始,14名监测队员分别奋战在水位数据组、水深库容测量组、水源地形勘察组、水情信息分析组、后勤保障组。8:30,应急排险指挥部还成立了由水利、水文及水利设计院组成的工程排险专家组。在13日至22日的应急排险期间,恩施水文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为应急排险安装了遥测水位计和雨量计,水位、雨量实现了全天候实时在线监测,并在恩施水文网上向社会公众发布;二是参加防汛通宵值班工作;三是提供精准服务,在疏通箱涵的关键时期(7月15日至7月19日)安排应急监测队员每小时观测一次上下围堰的水位,为疏通箱函积极参谋,并做到随叫随到。在处置道堰湾积水潭排险的10天里,恩施水文通过开展积水潭来水情况调查、开展积水潭容积曲线测量和开展水雨情监测及暴雨洪水分析及对围堰泄流口及涵洞下游的泄流能力进行监测分析等工作,为排水抢险工作提供了科学数据,贡献了水文人的智慧和力量。
虽然梅雨期已过,但汛期还未过去,战斗仍在进行,恩施水文人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坚定的信心和钢铁般的意志毅然奋战在防汛测报第一线,始终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这根弦,用实际行动谱写出水文人的赞歌。
来源:恩施州水文局
通讯员:李明涛 李畅 许婧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