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认识了这样一群退休的老检察官:他们拎着三脚架,挎着花边鼓,耍着刀和棒,先是走入了百福司镇“举报宣传周”的现场,后又在公众开放日上以一番精彩表演震惊四座。他们带来的“三棒鼓”这一民间曲艺形式,让无数年轻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产生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来凤人,我也看过舞龙灯,跳过摆手舞,在土家婚礼上听过哭嫁,在灵堂里看过道场,却不曾真正见识和领悟“三棒鼓”的魅力。在检察“公众开放日”的现场,来自人大、政协、人民监督员以及基层群众的30余名代表与检察干警们围坐里外两圈,四位身着土家民族服装的老人鱼贯而入,三脚架往地上轻轻一支,搁上一面小圆鼓,手腕轻扬,鼓棍一落,就是他们的说唱世界:
“2015年,新年贺词间,两度强调把腐反,重视超从前;为人当了官,切莫乱捞钱,捞了1千捞1万,判刑要退还;一旦当干部,就要做公仆,不搞官僚不变腐,群众才信服;最高领导人,书记习近平,经常开会作提醒,反腐莫松行;当官当清官,莫打鬼算盘,贪了雨衣贪雨伞,最后要翻船……”
三棒鼓一般为五言四句押韵唱词,唱腔朴实,抑扬顿挫,其演唱内容相当丰富,传统唱本近130个,如结婚唱《天仙配》,庆寿唱《八仙庆寿》,新屋落成唱《摇钱记》,追悼老人则唱《十孝》等,群众即兴演唱的更是无法统计。三棒鼓表演也没有特定的时间,田间干活或拾柴放牛间歇时就地拣起几块石头或几截木棒即可演唱助兴,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新居落成、做寿等场合比较浓重。表演者通常由三至五人组成,抛棒者为主演,鼓架上放一小圆鼓,用3根嵌有古铜钱的鼓棒抛耍,上下翻飞,铜钱相碰,清脆悦耳,木棒落鼓合拍成调,边抛边打边唱,可以见啥唱啥,随口辩答,极具智慧和唱功。另外一人敲马锣,一人抛刀,一人耍“连绞棒”。抛刀棒技艺高超,花样繁多,有“雪花盖顶”“锦鸡独立”“狮子摇铃”“白蛇吞箭”等二三十种。舞刀者兴之所至,突然把一刀抛得极高,另两刀在空中划出漂亮的弧线,令人眼花缭乱,拍手称绝。这样一种且唱且演的表现形式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三棒鼓也一度是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习惯节目。在来凤县旧司、大河一带,就连三岁娃娃都会即兴演唱几则:“讲起打花鼓,硬是学得苦,三岁学到一十五,才会打花鼓。刀刀三块铁,敢抛不敢接,落到脚上要出血,找药要一歇……”
古有弹词说书,今有三棒鼓词。明有冯梦龙、凌濛初之三言二拍,而在老检察官朱斌创作的三棒鼓词里,不仅有故事,有现实,也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中央决心大,有的是办法,‘猎狐’行动到天涯,再远也擒拿”“跨国来撒网,互相来帮忙,建立反腐二战场,罪犯无处藏”唱的是老百姓对反腐的信心;
“法律高压线,莫往身上缠,挨得不好会触电,生命都危险”“成了犯罪人,要进铁窗门,不能回家孝双亲,家人受孤贫”唱的是检察官对为官者的告诫;
“腐败零容忍,发动老百姓,宣传要像钉铁钉,钉稳莫松劲”“群众有眼睛,能辨鬼和人,悟空能打白骨精,妖魔现原形”唱的是群众对反腐的支持;
“为官当头头,要学焦裕禄,一生尽把好事做,美名千古留”“国家要兴旺,法治要加强,学法守法记心上,幸福万年长”唱的是人民对法治的期望。
小小一面三棒鼓,敲的是世情百态,唱的是人情冷暖,演绎了人民的智慧,吐露了百姓的心声。老检察官们退而不休,不忘本色,在法制宣传的道路上敲着“三棒鼓”,唱着警世歌,为传统民俗文化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继续为检察事业发光发热,这样的精神犹如他们手中的鼓棒,不停敲打着投身检察事业的年轻人,鼓声阵阵,催人奋进。
来源:来凤县人民检察院 记者:何曼
(责任编辑:邓正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