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中心区域、省属重点贫困村之一——鹤峰县下坪乡上村村,全村居民230户、831人,其中贫困户94户、324人,分别占其41%、39%。2015年新春伊始,恩施州委办公室、州档案局、州畜牧兽医局、州电信公司在时任州委秘书长的带领下,由州委办公室牵头,从驻村入户摸家庭、精准识别定对象、解放思想探路子入手,取得阶段性成果,预计2016年底能够基本实现全村整体服务奔小康目标。
一、 努力建设人民信任的党支部,着力提升亲和力和战斗力
把党支部建成忠诚于组织、中坚于事业、忠实于岗位、服务于人民的党支部作为首要任务和第一目标任务。首先,以乡党委加强领导和州委选派第一书记为契机,充实领导班子成员,村支两委班子结构得到优化,领导集体的影响力、号召力和信任度增强,党支部形象明显提升。其次,建立健全“四个一工作制度”(每周1次工作小结、每月1次工作汇报、每季1次党建知识传播、每年1次综合考评),工作效率明显提升。第三,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法纪观念和规矩意识明显提升。第四,强化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制度,倡导“四分四合”(在职责上分,目标上合;在岗位上分,思想上合;在内部分,外部合;在会场分,现场合)工作法,互相信任、互相支持、求同存异、精准谋事,干净干事的格局明显提升。
二、 努力培植三大特色产业,着力拓宽增收致富渠道
根据村情民意和调研成果,按照“党支部+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组织形式推进,每个产业除搭上金融、电商平台顺风车外,重点对接一个龙头企业、一个专业合作社、一批家庭林牧场,“三个一”产业扶贫工程雏形初现。
(一)喂好“一只鸡”。由湖北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上村长荣生态养殖合作社+100户家庭牧场主导,州、县畜牧兽医局支持项目,在建成6万只生态养殖示范场的基础上,发展“鸡—沼—果(菜)”模式,实施免费供应鸡苗、免费培训养殖技术、有偿供应饲料和最低保护价回收成品的奖励办法操作生产经营,将该村打造成现代化健康养殖、循环农业示范区。
(二)种好“一棵树”。由鹤峰巨融林业有限公司+上村硒林专业合作社+100户家庭林场主导,州、县林业局支持项目,总规模扩展到500亩,建成生态林业示范区。
(三)养好“一群蜂”。由鹤峰峰鹤农业有限公司+上村百花蜜中峰养殖专业合作社+100户家庭蜂场主导,州、县畜牧兽医局兑现以奖代补资金。
三、努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增强发展后劲
(一)建设网络公路。新建、扩建、硬化村组公路21.1公里。一是硬化甘儿湾—水泌岗4.7公里、水泌岗—小荒口鸡场生态循环路2.8公里。二是硬化一组—香炉山—毕家湾—阳雀沟2.8公里组级公路(路宽3.5米、厚15厘米)。三是新修榔村湾—堰湾1.5公里砂石路、寨湾—范家屋场公路1公里、整修、硬化2.2公里。四是硬化何家坪—胡家田公路1.3公里、胡家田—望家垭1.5公里。五是建设冬桃产业观光园机耕路5公里。
(二)建设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配套建设孵化室1000平方米、沼气池100立方米,种植冬桃200亩、蔬菜50亩,建设林间操作路5公里、配套自动喷淋管网、有机化粪池40口。
(三)实施互联网+精准扶贫。依托长荣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上村村可视电商平台,生产、收购特色农产品,通过汉货网、裕农网、阿里巴巴、腾讯等电商平台销售。
(四)谋划旅游开发项目。谋划和争取三姊妹尖、呐喊洞旅游开发项目,使其融入木林子—屏山—董家河生态旅游圈。
四、努力建设优良人居环境,着力提升文明水平
(一)扎实做好扶贫搬迁。合理选择安置点,将扶贫搬迁工作做牢做实做上前,全面推进搬迁安置工作,改善村民居住条件。
(二)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对全村农户家庭实行分户修建垃圾池处理池,实行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处理。
(三)提高居民素养。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外出务工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素养。
来源:州畜牧兽医局 通讯员:邓兴潮
(责任编辑:徐小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