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乡村振兴的美丽实践——恩施州办理人大议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17-12-14 15:37 云上恩施

今年以来,我州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认真办理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议案,切实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聚焦乡村建设短板

今年初,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将利川市代表团唐龙春等10名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议案》列为本次大会唯一的议案。

《议案》认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是改善发展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是民心工程和民生事业,要加大力度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提高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抓好城乡环境治理,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议案》指出,我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卫资金短缺,管理机制欠缺,城乡环境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具体表现在:农村住宅布局杂乱,缺乏统一规划;人畜杂居、厕所设施落后,多数使用旱厕,空气质量和环境卫生较差;道路乱堆乱放严重,随意丢弃垃圾无人处置,环卫公共设施不足;城乡接合部没有排污管道,农家乐垃圾没有做到日产日清;农村家禽散养,粪便随意散落,养殖专业户粪便排放不规范,污染严重;大量使用农膜、农药、化肥等,导致面源污染严重。

《议案》提出,强化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整合各方力量,实现整体联动;多种措施并举,全面推进整治;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整治实效等四条建议。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月8日,州人大常委会给州政府送发了《关于交办〈关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议案〉的函》,提出了具体意见和要求,并积极跟踪督办议案办理情况。

州政府高度重视议案办理工作。3月2日,在全州环境保护城乡建设暨乡镇生活污水治理电视电话会议上,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专门就议案办理工作进行安排,要求州住建委切实履行牵头单位责任,认真研究制订办理方案,明确办理目标、办理措施、年度重点任务,各职能部门、各县市政府要结合职能职责,对议案中涉及的工作专题研究,出台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积极性,做到农村环境整治、城乡统筹、县域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村清洁工程、为民办实事等工作有机结合,为全州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3月3日,州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对2017年议案、建议办理进行研究,成立了由分管副州长任组长的议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要求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强化措施,确保议案办理取得实效。印发了《〈关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议案〉办理方案的通知》,建立联系督办机制,形成了分管副州长负总责、牵头单位牵头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督查室跟踪督办的办理工作机制。

4月27日,州政府办公室印发《恩施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全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职责分工。

5月9日,在全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推进会上,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就《议案》办理情况进行督办,要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人大议案办理工作,坚持规划引领,突出民生重点,瞄准工作短板,注重文化传承,创新投入方式,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各项具体工作,早日实现美丽恩施建设目标。

创新思路抓办理。议案办理领导小组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合二为一,坚持“农民主体、因地制宜、规划引领、城乡统筹”原则,以农村垃圾、污水及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危房改造为重点,以开展村庄连片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创建、生态村创建、美丽乡村创建等为载体,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州农村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今年以来,州政府督查室多次会同州直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乡镇污水厂建设等工作进行督查,扎实推进议案办理工作。

乡村建设显成效

12月1日,州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州政府关于《关于加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议案》办理情况的报告。

——农村垃圾治理。全州所有县市、乡镇均按照乡镇集镇每5000平方米配备一名保洁员、中心村每500人配备一名保洁员的标准建立了保洁员队伍,目前全州共有乡村保洁人员2386人。围绕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工作目标,全州已建垃圾卫生填埋场9个,在建垃圾处理场12个、拟建4个;已建垃圾中转站5个,在建4个;建成垃圾收集点2945个,设置垃圾收集箱(桶)24154个,购置垃圾收集、转运车辆566台。全州农村垃圾治理设计处理能力达到40.6万吨/年,垃圾处理率达71.5%。推进“五位一体”(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州交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设,全州已成立再生资源企业6家,设立分拣加工中心4个、乡镇回收站55个、村级回收点700个。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宣传垃圾分类处理方法,对村民开展保洁操作要领培训,促进农户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农民垃圾分类行动自觉。

——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州拨付项目资金2000余万元,省财政厅安排乡镇污水治理专项债券转贷项目资金10.38亿元。全州已建成乡镇污水处理厂9个、集中式人工湿地14个,每天可处理乡镇生活污水29260吨。

——综合整治农村环境。我州将2017年定为“城乡规划年”,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有特色”的原则,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庄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大部分乡镇完成了乡镇总体规划及部分村庄规划编制,部分县市还启动了美丽乡村规划修编工作。印发了《恩施州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实施方案》《恩施州农药减量行动实施方案》《恩施州农业全域绿色化创建核心示范区肥药减量增效技术方案》,推进种植业污染治理,全州共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面积144.9万亩,建立科学施肥示范样板138个、面积22.54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32.59万亩,建立农药减量示范样板91个、面积2.4万亩,推广秸秆腐熟还田面积40.8万亩,其中咸丰县成功申报入选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推进“土更净”专项治理,全州共建成土壤酸化治理示范样板94个,覆盖酸化土壤面积58.44万亩。发展以沼气为重点的农村可再生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农村节能减排。全州已完成175户户用沼气、62处小型沼气工程、2处大型沼气工程建设,建成农村沼气服务网点8处,安装生物质炉834台、太阳能路灯308盏,完成“三沼”综合利用示范建设7处。争取资金4200万元,用于利川、咸丰、来凤实施区域循环农业示范项目。组织各县市对辖区内养殖场(小区)、养殖户进行梳理排查,对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依法实施关闭或搬迁;对需要开展污染治理的,因地制宜实施“一场一策”指导措施。投资8000余万元,对114个行政村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前已有 60个村完成整治,54个村正在整治。恩施市屯堡乡花枝山村等28个村被纳入2017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建始县高坪镇大店子村等12个村入围全省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试点村,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等29个村被纳入全省2018年度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

——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7年,全州农村危房改造完成10483户,总投资2.5亿元。易地扶贫搬迁计划完成2.7万户8.7万人,截至10月底完成19306户60314人,占年度计划的70.7%。全面落实河长制,坚决打击网箱养殖、非法捕捞、河道采砂等非法行为,坚持不懈改善水环境。截至10月底,全州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项目投资1.48亿元,解决了12.665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和4.5922万面上巩固提升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了1454.5公里撤并村、自然村公路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全州已建成农村公路安防工程3442公里,完成年度计划的111%。

乡村振兴先要乡村美丽,美丽恩施建设永远在路上。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胡平 黄瑛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