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市做足“水文章” 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2017-11-30 10:25 云上恩施

恩施市做足“水文章” 让居民喝上放心水

主水源地、应急水源地和备用水源地,三大水源地总投资近18亿元

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全面推行“河长制”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饮用水作为生活中的第一食品,是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之要。近年来,州市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一直秉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州城水源地”的原则,投入大量财力和人力,严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在确保水源地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发挥水源地保护最大社会效益和最优经济效益。

自“十一五”以来,恩施市做足“水文章”,先后规划建设或正在建设的共有大龙潭、车坝河和喻家河三大水源地,总投资约18亿元。据悉,为保障州城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根据州政府要求,恩施市在多举措确保大龙潭水库百分百达标的同时,加快喻家河、车坝河引水工程建设。届时,州城将形成以车坝河水库为主水源地、大龙潭水库为应急水源地、喻家河水库为备用水源地的供水模式,从而改变州城水源单一、应急供水能力不足问题,确保州城供水安全和平稳。

大龙潭水库(资料图片)。

大龙潭水库:宣传教育加固保护意识

清江大龙潭库区是恩施州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库位于恩施城区上游11km清江大龙潭峡谷,是一座以防洪、发电为主,兼顾城市供水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396k㎡,总库容5200万m3,防洪库容2700万m3,库区面积3.2k㎡,回水长度16km,恩施市大龙潭水库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目前是州城唯一的供水水源地,自2007年正式向恩施城区供水,总投资5亿元左右。

该水库取水口以上150公里的流程中,清江先后经过了汪营、凉雾和利川城区,以及腾龙洞、大峡谷景区和恩施屯堡等乡镇,沿线数十万人的生产生活严重影响大龙潭水库水源水质,监督执法难以做到标本兼治。

“大龙潭水库是州城通往大峡谷景点的必经之地,每天游人如织,自从竖立了这些标志牌,从车里往外扔垃圾的现象几乎没有了。”恩施市屯堡乡政府环保办相关负责人说“,每年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里,我们都会印发涵盖《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保护条例》、农村环保知识在内的宣传小册子,在库区及上游沿线的村庄组织村民看电影,宣传水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宣传保护大龙潭水库水源的规定和有关科学知识等,提高了广大群众自觉保护饮用水源的意识。”

在进入大龙潭水库的路上,记者看到路边竖立着许多“一级水源地保护区”、“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的牌子。据了解,这类标志牌共有20余块。

为加强水源地保护,保障州城人民饮水安全,近年来,恩施市和屯堡乡两级政府将大龙潭饮用水源地划分了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设置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界标对水源地的保护可以起到有效、广泛的宣传警示作用。严格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规范》(HJ/T433-2008)设立保护区界标,划定水源地保护的“红线”,不得逾越。同时,相关部门每月都对饮用水源地水质按照《地表水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的29项指标进行一次监测,每年进行一次109项全指标监测,监测结果每月在网站上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日处理1000吨水藻的大龙潭藻水分离站,“屯堡污水管网延伸工程”总投资1285万元,“屯堡集镇污水收集管网工程”总投资300万元,“恩施大峡谷景区连片村庄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总投资2000余万元,239口庭院式人工湿地,4个集中人工湿地,6900口生物净化沼气池、1个“两清两减”有机茶叶基地、100亩蔬菜基地、蛋鸡清洁养殖基地,绿化旅游公路31公里、宜林地和无立木林地造林910亩,庭院绿化1218亩……这一组组数据能直观地看出大龙潭饮用水源地保护所做的工作,通过投入大量资金、科学开展项目、发展绿色生态等,使得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生态环境更加优良、农村环境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从而实现了大龙潭库区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

喻家河水库(资料图片)。

喻家河水库:龙头工程建设奋力提速

喻家河水库位于恩施市龙凤镇以北清江二级支流清水河,距恩施城区22km,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97k㎡,多年平均降雨量1791mm,多年平均流量6.31m3/s,总库容971万m3,属小(一)型水库,最高日供水量10.989万m3,规划农业灌溉面积7.64万亩,供水人口18.92万人。

据了解,该水库工程是龙凤试验区建设的一项龙头工程,为国家烟草援建的水源性建设项目,工程概算总投资3亿元,其中烟草行业援建资金2.02亿元,恩施市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总额0.76亿元,目前已到位0.69亿元,占地方政府配套资金的90.5%。

“喻家河水源性工程是‘国家局支持恩施州10亿元综合扶贫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建成后将作为四水厂的主供水源以及三水厂的应急备用水源。”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枢纽总体布置包括水库工程及输水管线工程两大部分,设计最高日供水量10.989万m3。其中输水管线工程总长7.39km,采用一管一渠布设,管道采用DN1000玻璃钢夹砂管,直接铺设至四水厂。项目概算总投资30000.64万元。

据介绍,该水库工程于2014年5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投资1.98亿元,占工程概算总投资的65.89%。第一标段大坝主体工程计划2017年7月底灌浆平洞衬砌全部完工,大坝右岸516m高程以下帷幕灌浆全部完成。7月底,大坝左岸1、2、3坝段,右岸6、7、8、9、10号坝段砼浇筑至542m高程。8月底,3、4、5号泄洪通道砼浇筑至534m高程,大坝530m高程以下帷幕灌浆全部完成。9月底,完成3、4、5号大坝溢流坝段交通桥桥墩施工。12月底,导流明渠封堵,组织完成大坝安全鉴定。

目前,该水库各项建设正酣,预计该水库计划2018年6月前完成施工。届时,州城将形成一个主水源地、一个备用水源地和一个应急水源地的供水新模式。

车坝河水库(资料图片)。

车坝河水库:科学规划发挥最优效益

“我们应学习先进经验,确保车坝河水库的规划10年、20年还能适应经济社会、生态环境要求,像一些建于20年前的水库,至今发挥着最优效益;车坝河水库建设过程中,保护区范围内与饮水源工程无关的项目一律不准进行,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否则将来再治理难上加难;可以在饮水源保护区合理范围建一些步道,搞些生态旅游,徒步欣赏水库美景,环境保护发挥经济效益……”在车坝河水库建设与保护座谈会上,众人对水库水源地建设如何科学规划建言献策。

车坝河水库位于恩施市屯堡乡境内。作为恩施州城重要饮用水源地之一,该水库引水工程2016年被列入PPP模式建设,总预算近10亿元,是优化州城供水水源结构,保障居民饮水安全的重大民生工程。

为保证将车坝河水库保护区内百姓的生活影响降到最小,借助水库建设和水源地保护将促进当地经济结构转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新高度,充分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州委、州政府作出了一系列科学规划,将饮用水水源保护投资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财政预算,加大水源保护的资金支持力度。

同时,建立健全饮用水水源保护的经济政策,制定并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制度,根据“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周边及上游地区因保护水源而使利益受到损害的居民和其他主体实行生态补偿,并综合各方因素科学确定补偿标准。据介绍,2016年4月至6月期间,相关部门对车坝河水库开展实物调查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居民搬迁和清网行动。

“政府给的补偿资金我很满意,还帮我协调处理鱼,等我处理完这些养鱼设备后,计划到岸上做点小生意。”曾经的车坝河水库养鱼户谭显海说。车坝河水库“清网行动”高效开展得益于提前制定了合理的补偿措施,切实保障了养鱼户利益不受损同时帮助养鱼户联系了销售渠道。

截至今年11月,已签订补偿协议59户已全部拆除,拆除网箱面积近10万平方米,兑现补偿资金1650余万元。目前车坝河库区已恢复“原生态”,再现“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的美景,库区群众转业转产安置工作正在有效进行。

据屯堡乡党委书记叶辉介绍,该乡在抓好车坝河水库保护的同时,引导养殖户转产转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壮大原有产业,发展优质水果、花卉、苗圃等;充分利用恩施大峡谷旅游景区辐射带动,打造“主题公园+摄影基地”,发展生态旅游业。

当然,在现场踏访过程中,三大水库的建设和保护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诸多问题,如随意乱扔乱弃生活垃圾、倾倒建筑垃圾和其他渣土等废弃物现象屡禁不止、河道沿岸的农业种植物因不合理的施肥和使用农药、河道管理财力、物力、人力不足致使“河长制”工作成效不够显著。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目前存在的情况做好相关工作,严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切实稳抓狠打,保障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叶辉介绍说,通过不断加大宣传,提高群众保护水源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增强全社会保护水源地的意识。同时,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积极推广发展生态农业,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并推广科学施肥。此外,积极向上级政府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加大“河长制”管理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库清、河畅、水净、岸绿、景美”的工作目标。

来源:恩施晚报

(责任编辑 文梦)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