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融媒体记者 邓汉军)11月27日,恩施州政协召开八届四次常委会议。州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柯东海,州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刘建平主持会议,副州长夏锡璠出席会议并讲话,副主席肖谏诚、谭建军、王继刚、向宏贵、张全榜、何义发出席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供给协商议政并通过建议案,通过了《恩施州政协关于加强专门委员会建设的十条意见》,通过了有关人事问题。
在听取州政协常委发言后,柯东海强调,我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还很突出,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精神,实现换道超车,着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要切实落实美丽中国、健康中国和乡村振兴战略,突出绿色农业标准、市场主体、执法监管、资金整合、农耕文化弘扬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我州农业绿色发展。
刘建平指出,全州政协系统要真正把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带着感情学、带着虔诚学、带着使命学,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结合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创造学,结合改革发展的实际工作学,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学,领会新要求,增强新本领,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发展。
夏锡璠表示,要积极采纳政协委员意见建议,在宣传引导、技术推广、品牌建设、政策支持、监管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狠下功夫,坚定不移坚持绿色发展道路。
常委会议重要意见建议选登
恩施州是农业大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样把握其内涵要义?如何发挥优势精准发力?今年下半年,州政协围绕“生态农业发展和绿色农产品供给”课题,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县市乡镇村企调研,并赴外地学习考察,多方听取意见建议。11月27日,州政协八届四次常委会议就此开展专题议政性协商。现摘录部分政协委员的重要意见建议和州直相关部门领导的回应性发言予以选登。
一、州政协委员、专题调研组成员发言:
1.州政协调研组:我州农业绿色发展还存在产业发展质量水平不高、绿色品牌影响带动力不强、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绿色农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投入保障程度低等“五大短板”。作为特色农产品生产优势区,我们要充分发掘特色潜力,释放绿色红利,实现绿色崛起,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此建议:一要完善绿色农业发展总目标,并纳入“十三五”规划统筹推进,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有机为引领,以绿色为主导,以基地为基础,通过国家认证的“三品一标”基地面积达到280万亩以上,有机农产品认证占农产品总数10%以上,绿色食品认证占40%以上,绿色农产品流通市场体系初步形成,有机、绿色食品生产总值达到农业总产值20%以上;二要推进绿色农业标准化,建立健全恩施“富硒”绿色农业标准体系,加快推行农业绿色技术标准,着力培植农业绿色生产主体,在“三品一标”生产主体中,培养一批优秀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三要强化绿色发展政策落地落实,完善并落实“高效双低”农药、有机肥、农业化学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回收、生态循环农业、农业绿色品牌申报认证等公益性财政补贴政策,建立绿色农产品发展任务清单和绿色农产品发展投资基金,整合规并各类相关专项资金,优先用于富硒、有机、绿色食品生产项目。四要加强农业绿色发展保障,建立完善农业绿色发展组织管理、科技支撑、产品市场、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产业融合发展。
2.吕春建(省政协委员、州农综办原常务副主任):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要加强组织保障,将农业绿色发展列为政府“一把手”工程,设立高规格办事机构,在规划制定、政策支持、工作导向、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强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以州政府名义出台《恩施州绿色农产品中长期发展规划》《恩施州绿色农产品发展实施方案》,县市应结合实际实现“多规合一”,优化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探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地方法规,将《恩施州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纳入立法计划。《条例》未出台之前,建议先出台《恩施州农业生产投入品管理办法》《恩施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则》,切实有效地规范绿色农产品生产。
3.向永生(州政协委员、州农业局土肥站站长):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的大量施用,造成了严重的面源污染。要加强化学投入品管理,制定并实施《农业化学投入品管理规定》,严格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法化学投入品行为。
4.许强(州政协常委、民革恩施州委主委、州畜牧局副局长):我州是畜牧业大州,畜禽粪肥质优量大,要加强宣传引导、实行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好畜禽粪污,使之变废为宝。
5.黄宗举(州生态能源局局长):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培植经济发展绿色增长极。要围绕做强产业,打造富硒、生态、绿色有机三张品牌,加快建设生态富硒产业基地,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特色板块,建成一批富硒农业产业园区;大力推行生态循环农业,推动规模化养殖业和规模化种植业互通融合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推行绿色、有机生产技术标准,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开展全程有机化生产,引进国内先进企业改造现有加工企业。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抓好产地环境污染、禁限用农业投入品、生产和产品质量管理专项整治,通过实施最严格监管,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6.王晖(州政协常委、湖北楚天视讯恩施分公司主任):要加大农产品品牌建设力度,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条,提高我州农业附加值;建议以政府为主导,聘请专业团队和专业人才,创新宣传营销模式,加强电商平台建设。
7.朱胜武(州政协常委、恩施市农村经济管理局局长):要切实解决思想观念、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8.尹文仲(州政协常委、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科主任):建议政府加强规划和引导,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生态农业扶持和奖励政策,丰富生态农业产品业态,保护传统村落和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
9.王宗玉(州政协委员、州质监局科长):要加强对农业绿色发展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加强绿色生产标准化的普及,把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落实到农户。
二、州直单位回应发言:
1.刘军(州农业局副局长):将着力构建工作引领、政策激励、主体实施的推进机制,完善保护优先、品牌打造、产业融合的特色农业开发机制,强化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的推动力和加大宣传引导、示范带动、服务配套的推进措施。
2.吴贤勇(州工商局局长):将加快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商标强农战略,加快创建放心消费环境,以更大力度推进全州生态农业发展。
3.李卫东(州农科院院长):绿色农业要持证经营,积极申报和使用“三品一标”;要积极主动参与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坚持示范引导,办好样板;要加强监管体系建设,严格执法;要整合州内科技资源,认真做好绿色农业科研项目。
4.肖秀川(州畜牧局总畜牧师):进一步促进“三区”划定方案落实,科学规划养殖布局,大力推广生态养殖模式,加快畜禽规模养殖厂粪污综合利用设施建设,推进省级绿色示范县创建工作,强化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
5.范宏涛(州质监局副局长):将大力推进绿色农业标准制定和标准化建设,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和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