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了!定了!
近日,记者从武汉市经信委获悉,国家工信部正式批复同意武汉建设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承载解决我国信息光电子制造业“关键和共性技术协同研发”及“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战略任务,着力破解信息光电子“缺芯”的局面。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是《中国制造2025》全国正式批复建设的第三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同时也是湖北省获得的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由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负责组建。
在此之前,全国仅有落户在北京的动力电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及西安的增材制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为什么建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我国在信息光电子产业领域已形成了全球较大的影响力,但“大”而不“强”的问题突出,整个产业链发展不均衡,特别是位于产业链源头的核心光电子芯片及高端器件严重缺失。不论从摆脱国内行业困境还是追赶全球领先脚步的角度,发展自主可控的“中国芯”产业化之路都迫在眉睫。
《中国制造2025》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围绕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智能制造、智慧城市、信息安全等国家战略,新兴光电子应用领域所需的高端光电子芯片制造与先进集成封装技术,更须先行一步。
商业化和产业化是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的发展方向,以市场为主导运营,实行股权制管理,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光迅科技、烽火通信、亨通光电等国内多家企业和研发机构共同参与建设,汇聚了国内信息光电子领域超过60%的创新资源。
光迅科技
此次组建的牵头和发起单位光迅科技在国内市场份额连续十年位列第一,是国内唯一有能力对光电器件进行系统性、战略性研究开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光迅科技先后承担了863、973、科技支撑计划等130余项国家级项目,制定了国家和行业标准100余项。
隶属于烽火系的光迅科技,是国内首家上市的光电子器件公司。此次入选的示范项目,将通过光电器件智能制造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光电子器件协同研发与创新能力”,及“光电子器件智能制造与敏捷交付能力”两大核心能力。该公司负责人称,到2020年,公司自主可控自动化设备将由40%提升至80%。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为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迅科技”)牵头组建了“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以光电子发展联盟为基础,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依托,采取“公司+联盟”模式运行。
2017年1月6日
武汉光谷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有限公司由光迅科技出资6000万元设立。
2017年6月16日
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征集增资方。
2017年8月23日
引进了8家战略投资者,注册资本由6000万元变更为16000万元。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依托于武汉强大的光电子产业。早在2011年,武汉以光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规上产值就突破千亿,跻身为第二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发展速度更是惊人。
去年,武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翻番,达到2056.46亿元,同比增长15.2%。
目前,武汉聚集了联想摩托罗拉、烽火通信、富士康、冠捷、比亚迪电子等数家百亿级年产值企业,拥有长飞等一批全球冠军和单项冠军企业,国家存储器基地、华星光电T4、天马G6、京东方10.5代线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设,以光通信、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移动终端、地球空间信息为核心的世界级产业集群正在显现。
武汉信息光电子科研实力引领全国,42所高等院校及56个科研院所涉及信息光电子相关领域,拥有着两院院士66名以及从研发人员到技术工人全产业链的人才队伍。
“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成功获批,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成功了一半”。武汉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需要一批重大的创新平台予以支撑,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将代表国家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按照“因地制宜,差异发展”原则建设,“十三五”期间将在重点领域布局15家左右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每个产业领域仅布局1家。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