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人民日报:好领导要带头休假 更要安排好员工假期
2016-08-24 11:12 云上恩施

原标题:让休假成为惯例(人民论坛)

列宁有句名言,谁不会休息,谁就不会工作。今天,设置假期、正常休假,既有法律依据,更有科学道理。然而,对于那些工作任务较重的人,尤其是对领导干部来说,又有多少人真的好好休息了,认真休假了?

“落木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阶段,许多人为了事业,夜以继日忘我工作,以至于“五加二”“白加黑”成为不少干部的口头禅,其精神状态和责任担当,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然而,工作繁忙,更要劳逸结合,有张有弛,须知弹簧绷得太紧也会断。习近平总书记在与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时,回忆起自己担任县委书记的往事,就说自己当时常熬夜生病,告诫大家不要熬夜。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干部休假,应当是身体的补给站,人生的加油站,快乐的驿站。

现代社会,工作千头万绪,忙与累的确成为常态。但协调好工作与休息,也是能力和水平的体现。有的领导善于“弹钢琴”,繁忙工作与休息休假两不误。但也有人由于工作繁忙,节奏过快,造成精神紧张,身心疲惫,因而心力交瘁,英年早逝。还有个别人缺少身体锻炼,缺乏自我调节,心理压力过大,甚至抑郁而亡。坊间不知其中苦处,不肯体谅苦衷,还生出诸如因为腐败自杀身亡的谣言来,令人扼腕叹息。

所以,人要劳逸结合,要休养生息,这也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工作累了,就要休息一下,闭闭眼,歇歇脚,提提神。休假是为了更好工作,给身体补补能量,给心情换换环境,调整心态,轻装上阵,重新开始新的战斗。确有急事要事,保持通讯畅通,有事及时返回,做到心系工作,安心休假。一个好的领导,不仅自己要带头休假,更要合理安排员工的假期。一个好的团队,一支好的队伍,要想有战斗力、凝聚力、亲和力,关键就在善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工作好、休息好,有幸福感和获得感、对单位有归属感。

想起历史上关于休假的故事。西汉时期,有位官员张扶不肯休假,待在官署上班。宰相薛宣发出文告劝道:官吏按照律令休假,由来很久。属官应随众,回家相伴妻子儿女,设置酒肴,邀请邻里,一起欢笑相乐,这也是应该的!张扶很是惭愧。

家和万事兴。休假还有个好处,就是利用休假与家人团聚,和家人在一起吃饭聊天,休闲旅游,共享浓浓亲情,共度美好时光。有的家属为了让配偶能够安心工作,包揽家务,照顾老人小孩,任劳任怨,长期处在紧张状态。有的小孩,放学回家,不见爸妈,寒假暑假,无人照顾,天天靠电脑、手机陪伴,坏了眼睛,伤了身体,谁之过?

再忙再累,也要统筹好繁重的工作,放松绷紧的心情,有机会吟诵着“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诗句,和家人一起休假去。每当朋友见面问候,不再说“你吃饭了吗”,而是问“你休假了吗”,不亦乐乎?

 

>>早前报道: 北京5年内全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 2016-08-17 09:18:0

“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发布

完善企业“特殊工时”行政许可管理;建立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推动技师与工程师同等福利待遇;全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落实企业裁员报告制度;力争用3年时间实现首都困难职工全部脱贫。本市《“十三五”时期职工发展规划》昨天出台,规划实施年限为2016年至2020年。这是全国首个省级职工发展规划。

建立职工发展委员会

今年内,本市将在市、区两级建立“职工发展委员会”,确保职工的就业权、收入权、安全权、保障权、参与权、职业发展权等六大权利不受侵害。

北京市总工会表示,职工权益保护涉及人社、安监等多部门,职工保护和发展的主体规划方面,容易出现“九龙治水”的格局,而建立职工发展委员会后,可以协调各部门与企事业单位沟通解决,如果协调不了还可以采取行政处罚的方式。

白领首次纳入重点关注

规划针对劳模、技能人才、农民工、女职工、白领职工等群体,提出了特殊的保护和发展任务。其中,白领职工群体是首次被纳入重点关注对象范围。对此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随着首都城市功能的调整,高端职工群体占职工比重也将越来越大,所以,此次规划首次提出关注白领职工的健康和职业安全保障问题。重点预防“过劳”与“亚健康”等方面的职业危害,同时重点关注白领职工的心理健康,建立职工心理健康发展助推体系。

全面落实职工带薪休假

规划中明确,未来将完善企业实行特殊工时行政许可管理,督促因需要安排职工延长工作时间的企业与工会和职工协商。此外,推动完善并落实国家关于职工工作时间、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等规定,督促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保障职工休息休假权利,全面实现职工带薪休假。

医疗自付在20%以下

“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切实保障职工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特别是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护好普通职工的收入。

农民工、劳务派遣工将纳入职工互助保障机制。提升职工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住院救治互助险种的保障水平,将个人医疗费用自付比例控制在总费用的20%以下,减少职工因病“致贫”、“返贫”现象。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 郜月飞)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