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精神文明建设从娃娃抓起,珞珈山社区诵读经典活动
荆楚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传承,生生不息。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省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升,荆楚文明之树根深叶茂,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精神力量、道德滋养和文化条件。
润物无声共同构筑精神家园
走在全省各地,城市乡村、大街小巷、公园广场、车站机场,一幅幅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公益广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播撒进大家心里。“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2012年,省委讲师团启动“理论热点面对面”示范点建设,如华中科技大学对口武汉市洪山区关山街汽标社区建示范点,武汉大学对口宜昌市西陵区学院街四方堰社区建示范点。专家学者们走出校门,扎进田间地头、厂矿企业和社区,用科学、生动、富有感染力的解读,帮助大家全面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和时代意义。五年来,我省组织开展“理论宣讲”和“百姓宣讲”上万场次,受众超过200万人次。
用《狼来了》告诉3岁的孩子何为“诚信”;用《包公审石头》告诉5岁的孩子何为“公正”……36个提炼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故事被画入绘本,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种下爱国爱家、与人为善、明礼诚信的种子。两年来,我省坚持全域全覆盖推进幼儿园“起点阅读”、中小学“朝读经典”行动,形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双读”品牌。“双读”活动让荆楚大地的157万名幼儿、556万名中小学生深受滋养。
一系列“接地气”的举措,不断加深全省民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人们用点滴行动与执着坚守,筑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石的共同的精神家园。
惠及群众文明创建全面推进
“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创建靠民”,五年来,湖北省不断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扎实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15年2月,武汉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2016年,武汉建成全国首个文明城市建设“负面清单”网络管理平台,文明城市创建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今年,武汉迎来又一次“国考”——全国文明城市复查测评。市民行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发现主要交通路口交通秩序更加有序了……武汉市正以复查测评为契机,努力实现全国文明城市两连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广袤的乡村也向着美丽未来进发。2016年8月,省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明确从2016年起,每年重点支持300到500个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试点。到2020年底,全省建成2000个左右美丽宜居示范村。
与此同时,湖北省广泛开展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湖北省以文明家庭创建为主题,开展寻找“荆楚最美家庭”“荆楚公安好家属”“最美军嫂”“最美职工家庭”“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创建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2016年,武汉市江岸区百步亭社区居民于洪芝等11户家庭荣获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聚爱成海志愿服务蓬勃开展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湖北省坚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大力普及志愿文化,志愿活动的服务形式和服务内容不断创新发展。2010年7月,中央文明办将全国志愿服务社区联络总站,建在百步亭社区,全国6000多个社区加盟,全省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组织2万个,志愿者超过700万人。2013年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赞扬他们“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找到了青春方向和人生目标,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参与面更加广泛。2015年11月,湖北省人大常委会颁布《湖北省志愿服务条例》,为全省志愿服务工作迈向法制化铺平道路。
随着志愿服务的项目化运作、专业化发展、信息化支撑持续深入推进,一条条爱的小溪,终将汇聚成爱心大潮。在一个向上向善、友爱互助的社会里,人们时时处处都感受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传递出的善意与温暖。
崇德向善全省好人好事迭出
10月12日,中央文明办发布的9月“中国好人榜”中,两位湖北好人光荣上榜,他们分别是:生命最后瞬间拉起手刹、悬崖边停车救一车乘客的客运司机邓艾民,扎根基层扶贫、做群众贴心人的“第一书记”李志强。2008年以来,中央文明办依托中国文明网在全国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截至目前,湖北共有307人(组)登上“中国好人榜”。
今年5月,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拉开帷幕。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公布了322名候选人,湖北有10人候选。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湖北着力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全域分层分类推选“道德模范”“荆楚楷模”“身边好人”近万人,为全社会树起了道德标杆。其中,16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模范,成为全国道德模范最多的省份之一,296名入选“中国好人榜”,13名(组)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全省上下,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以文化人大力涵养文明习惯
以文化人,以德润心。2017年4月23日,在第22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湖北省“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正式启动。朱青苓,一位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乡村教师,受颁湖北十大“最美读书人”荣誉称号。她感慨地说,阅读改变着自己,让人生变得富足。
近年来,湖北省广泛开展全民阅读活动。2015年,《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2016年,湖北省制定实施《全民阅读三年行动计划》,有力推动了“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建设。
与此同时,湖北大兴文明礼仪之风,开展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倡导绿色生活,反对铺张浪费等文明风尚行为,引导人们向陋习宣战,争做“文明有礼湖北人”。餐馆里,“适量点餐、杜绝浪费”“文明用餐、节俭惜福”的标语随处可见;景区里,乱扔垃圾、乱刻乱画、折枝摇树的情况越来越少……
有破更要有立,湖北省着眼长远的制度体系建设快马加鞭,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出台了我国第一个规范社会信用信息管理的地方新法规《湖北省社会信用信息管理条例》,建立了全省社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开展文明诚信市场,示范企业等创建活动;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构建失信惩戒机制,武汉、宜昌等地发布诚信“红黑榜”,产生较好震慑效果。
文/金报记者田然
图/金报记者邹斌
来源:湖北日报网
(实习编辑 文吉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