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每月至少有2个单位来这儿开展红色走访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走进忠路镇双庙村——中共利川县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该村支部负责人陈中华一边清扫着桌上的灰尘,一边向记者介绍。
蓑衣、斗笠、檑子、桐油灯映入眼帘,无一不在向我们讲述着80多年前的红色记忆。80多年前,贺龙、关向应、廖汉生、周念民、傅忠海、樊哲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此活动。8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纷纷“寻访红色足迹”,在此参观革命遗迹,追思革命烈士。
双庙村,当地人又叫它双庙子。即使有着鲜红的革命传统,但是因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老区人民并没有完全摆脱贫困。
“要想富,先修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驻村老干部们认为,改善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是双庙子发展的关键。
经老促会多方筹资,历时两年艰苦努力,到2010年春节,双庙子村8个村民小组先后铺就了碎石路。为帮助村里发展,老干部们又制定了“稳粮抓经济,长抓核桃中抓连,当年抓林木苗圃、魔芋、畜牧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村民快速实施,效果良好。
近年来,市老促会积极帮助双庙村大力发展苗圃、药材以及传统家畜养殖产业。目前,全村共发展种植黄连300亩、魔芋200亩、苗木500亩。同时养殖生猪、牛、羊等家畜近1000头。通过产业的发展,全村精准脱贫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市老促会在帮助村里发展产业的同时,也在想方设法改善民生,改善村民的生活。筹资维修了水渠,新建了村办公楼,改建了村里教学点,发展沼气池156口;筹资铺设组机公路29公里,村级公路4.5公里,村级公路已全面硬化,全村共建蓄水池7个、解决了1000人的安全饮水,全村用电入户率达到100%,推动了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产业发展,改善了民生。
据介绍,双庙共有7个革命遗址,每年都有近两千人自发前来参观游玩。作为利川第一中共支部旧址、双庙子游击队纪念碑和红军伤病员疗养所纪念碑等众多革命遗址所在地。据悉,该村正对全村革命遗址进行保护和修缮,发挥老区优势,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来源:利川通联稿件 记者 李博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