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市加大产业扶贫力度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2017-09-30 15:24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袁润)精准扶贫,不仅要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更要让他们的荷包鼓起来,说到底,关键在于农村产业能不能发展起来,这是一条紧密衔接、环环相扣的链条,而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扶贫的支撑,通过产业发展能够更为行之有效地带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脱贫增收。

恩施市屯堡乡的花枝山村种植茶叶多年,但由于缺乏茶园管理,当地的茶叶一直没能形成气候。2009年,当地成立花枝山生态茶叶加工公司和有机茶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加入合作社,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花枝山村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茶园面积现已发展到近2000亩,打造出了名扬在外的“花枝山”牌花枝茶、恩施玉露、恩施硒茶,鲜叶平均每亩收入5000元以上,茶叶成了花枝山村的“金字招牌”,成了老百姓的“摇钱树”,也使得原本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发展成为了山清水秀、茶园飘香的新农村。

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当地茶叶企业主动加入帮扶队伍,在政府的引导下,向贫困户提供产业链服务,并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花枝山村的贫困户陈汝伦在外打工时得了尘肺病,妻子刘元珍手脚残疾,老两口都没有太多劳动能力,过去靠种玉米、土豆过活时,家里一度连温饱都难以保证,还欠下了一大堆外债,2011年,老两口决定加入茶叶合作社,考虑到陈汝伦家的实际情况,合作社从最初入社到现在一直为他们家免费提供茶园肥料,经过几年时间的种植,如今陈汝伦家发展茶园两亩,一年的茶叶收益有一万二千元左右。

在得知陈汝伦的女儿未就业后,2016年3月,当地茶叶企业又安排陈汝伦的女儿陈俭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如今陈俭已成长为公司业务骨干,如此一来,既解决了公司劳动力的问题,又增加了陈汝伦一家的经济收入。

周学培一家家住花枝山村小茶园组,过去,一家人全靠周学培赶马车为生,2009年当地成立茶叶合作社后,周学培一口气发展了8亩茶园,合作社又另外帮他出租金租用他人6亩茶园,周学培一共经营了14亩茶园,如今他家每年茶叶收入有8万元左右。跟记者说起自己这些年生活上的日新月异,周学培感慨万千。

按照省、州脱贫攻坚总体部署,恩施市将于2019年实现14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20年实现57469户175460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其中,2017年,要实现25个贫困村出列、20781人脱贫;2018年,要实现25个贫困村出列、21834人脱贫;2019年,要实现37个贫困村出列、19854人脱贫;2020年,要完成14534人脱贫,全市整体“摘帽”。

近年来,恩施市始终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构建了“1+12”指挥体系;组建了“7+8”作战参谋部;形成了“5+12+N”政策支撑;实行了“1+1”驻村帮扶机制;搭建了“1+10”财政专项资金整合投放平台;制定了“双十条”纪律要求;探索了“458”脱贫、“121+X”产业扶贫、“旅游+扶贫”、金融扶贫等“恩施模式”,形成了“龙凤试点”经验。在2015、2016年度湖北省37个贫困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与精准扶贫实绩考核中,恩施市连续两年被评定为A等次,脱贫攻坚成效显著。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