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神农架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风光 新华社发
据新华社电经过两年多试点,我国的国家公园体制26日正式亮相。根据《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到2020年,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基本完成,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国家公园总体布局初步形成。
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建立了近万个国家公园,但各国对国家公园的内涵界定不尽相同。根据方案,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国家公园是我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实行最严格的保护。
方案明确,中国的国家公园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自然遗产;坚持国家代表性,以国家利益为主导,坚持国家所有,具有国家象征,代表国家形象,展现中华文明;坚持全民公益性,坚持全民共享,着眼于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以及作为国民福利的游憩机会。
到目前,我国已设立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分别是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祁连山、湖北神农架、福建武夷山、浙江钱江源、湖南南山、北京长城和云南普达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解读
为谁所有,由谁来管?
“国家公园应由全体国民所有。”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根据方案,国家公园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分级行使,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重点保护区域内居民要逐步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集体土地优先通过租赁、置换等方式规范流转,由国家公园管理机构统一管理。“方案明确提出建立统一事权、分级管理体制和财政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制度,回答了国家公园哪些是国家的、哪些是地方的,哪些归国家管等一系列‘权’‘钱’难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苏杨说。
根据方案,未来将组建一个部门统一行使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责。相关部门依法对国家公园进行指导和管理。
未来将如何收费?
以美国黄石国家公园为代表,各国的国家公园都坚持公益属性。中国的国家公园未来将怎么收费?“国家公园强调全民公益性,主要体现在共有、共建和共享上。”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说,在有效保护前提下,为公众提供科普、教育和游憩的机会。
清华大学教授杨锐建议,国家公园制度设计中,应保证每个国民平等参访的权利,为此国家公园应以国民福利为原则,实行低费用门票以及相配套的预约制度。
根据方案,立足国家公园的公益属性,将建立财政投入为主的多元化资金保障机制。国家公园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项收入上缴财政,各项支出由财政统筹安排,并负责统一接受企业、非政府组织、个人等社会捐赠资金。
来源:湖北日报
(实习编辑 黄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