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巴东两位六旬这样的捕鱼方式亮瞎了眼……
2017-09-24 10:57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融媒体记者 曹毅 巴东台 陈祥楚 郑健敏)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在清江岸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靠捕鱼养家糊口。他们捕鱼的方法众多,手法也很特别。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原始古老的撒网捕鱼,但是随着清江蓄水,江面增宽,水位增高,这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已经越来越少见了。

头戴草帽,身背鱼篓,脚穿草鞋,弯着腰,嘴里含着网绳头,两手提着网,两眼紧盯河面,双手合力将网呈圆形撒向河中央,白色的渔网像怒放的花朵,扑入水中。不大一会,鱼儿就被捞起来。

金果坪乡金坪村村民 高官军:“我从小就在河里玩,十五六岁就跟着大人在河里打鱼,鱼网伴随我六七十年了。”

高官军、高官喜两兄弟自小在清江边长大。16岁便跟随叔叔下河捕鱼。夜里捕鱼,白天卖鱼,辛苦一整天,却只能换回一点油盐钱。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他们还从事着打鱼的老行当。说起传统的撒网捕鱼,两兄弟如数家珍。

金果坪乡金坪村村民 高官喜:“要自己会织网,会补网。再就是你下河还要看天气,哪天天气异常,鱼就容易出来,还要掌握鱼游动的规律,在什么地点撒网,撒什么形状。”

对于打鱼的技巧,高官喜总结了一套经验。总结起来便是“眼要准、手要重、脚要轻”。

金果坪乡金坪村村民 高官喜:“你首先一看哪个地方有鱼,撒网你要用点力,网要撒的远、 撒的圆。”

随着时间推移和捕鱼手段增多,传统的撒网捕鱼方式已不多见。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学这门传统手艺,一些深奥的捕鱼技巧面临失传。

前些年,年轻一辈的渔民大多用捕鱼机等工具捕鱼,导致鱼的种类和数量减少。甚至有人利用国家明令禁止的灯光网抬鱼,连小鱼小虾都不放过,这些过度捕捞行为对生态造成极大破坏。

金果坪乡金坪村村民 高官喜:“现在为什么年轻人不打鱼了,因为现在拦网、抬网、毒鱼和电打鱼多了,还望政府加强管理、监管的力度要加大。”

随着恩施州出台《清江保护条例》,推行河长制,县、乡各级政府重视清江母亲河的生态保护和综合利用,采取自然放流措施,源头制止污染,从重从严打击电鱼、毒鱼等违法行为。现在,清江河里的鱼类又繁殖起来了,老渔民们又可以驾着小舟用传统的撒网方式捕鱼了。

责任编辑 谭晓慧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