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州硒产业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2017-09-21 09:44 云上恩施

“世界硒都·中国硒谷”演绎新“硒望”——恩施州硒产业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茶农采摘秋茶。

硒产业,既是绿色产业、新型产业,又是民生产业、健康产业。州委、州政府将发展硒产业作为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出台支持意见,落实保障措施,营造开放环境,全州硒产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成为州域经济新的增长极,演绎着新“硒望”。

“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推动富硒产业集群发展

绿色是恩施的底色,硒资源,是恩施州最大的特色优势资源。如何把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州委、州政府把以硒产业为核心的大健康产业纳入全州七大产业链发展蓝图,并在全省率先成立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实行“硒+X”产业发展新模式,让硒的健康作用充分释放。

恩施处处充满“硒望”。州委、州政府将硒产业作为打造特色产业发展增长极的重要抓手,提出打造“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战略目标,出台推进硒产业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为“硒+X”产业发展营造强大气场,探索出“硒+X”全产业链发展新路径,有效激发出全州干部群众抓硒产业发展的热情,全州呈现出产业融合发展的良好势头。从富硒农产品生产,发展到富硒食品精深加工、硒蛋白提取、硒化妆品研制、硒生物医药研发生产等领域,还出现了硒养生旅游、硒文化传承展示与推广等“硒+X”新业态。

以“硒+农业”“硒+工业”“硒+旅游业”等为重点,恩施州硒产业正由“散兵游勇”向“集团军”进发。全州建成茶叶、土豆、烟叶、畜禽、粮油、蔬菜、干鲜果等富硒特色产业基地300多万亩,形成了一大批集中度高、特色明显的富硒产业专业乡镇。近3年来,全州从事硒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企业达到600余家,富硒产业年产值逐年递增,到2016年,全州富硒产业产值达到382亿元。富硒茶产业集群、富硒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入选湖北省2016年度99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同时,恩施启动了以硒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园区建设,产业形态、规模、质量和效益得到全面提升。

省政府制定的《富硒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将恩施州定位为省级硒产业布局的核心板块,规划将我州富硒产业集群建成全国最大的多样性富硒农副产品中心和硒肥生产基地、富硒矿泉水生产基地、富硒生态旅游基地。

加快推进“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激发产业动能

去年,恩施州第七次党代会提出打造“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一谷”即“世界硒都·中国硒谷”,“两基地”即全国知名的生态富硒产业基地、华中地区重要的洁净能源基地,“三示范区”即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个宏大构想,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认可,并在全州上下形成了广泛共识。

今年4月18日,“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以全州为实施地,以资源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为支撑,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发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项目带动的作用,打造全国闻名的硒产业聚集地、硒标准和硒技术研发地、硒文化传承地、硒养生旅游目的地、硒产业发展引领地。

恩施州制订的建设“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的任务分解责任清单,从12个方面以30项具体工作内容为重点,明确了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提出了工作措施,工作推进力度大,整体效果明显。

由州发改委牵头,州政府研究室和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参与的“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战略研究已基本结题,战略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由州科技局、州卫计委牵头的科技支撑计划进一步落实,科技孵化器建设已经纳入州高新区建设的重点内容;由州质监局、州卫计委等部门牵头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已经取得实质进展,相关标准制订、修改、申报工作正在加快进行,各县市基地标准化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州卫计委争取湖北省卫计委原则同意将湖北省硒元素专业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恩施州;园区建设、平台建设、品牌建设、营销体系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培养、金融支持、形象宣传等方面,都在积极推进,工作合力已经形成。今年上半年,全州硒产业总产值达到180亿元,同比增长7%,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恩施州将利用‘世界硒都’品牌优势,吸引更多的市场要素聚集,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引进更多的科技、信息、企业、人才,着力把‘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成‘绿色之谷’‘养生之谷’‘产业之谷’‘创新之谷’‘富民之谷’,加速奔向硒产业发展4.0时代。”副州长程水源信心满满地表示,要举全州之力,加强硒科研,完善硒标准,做实硒产业,培育硒品牌,搭建硒平台,创立新机制,落实硒保障,强化硒宣传,着力构建“世界硒都·中国硒谷”的“四梁八柱”。

擦亮“世界硒都”招牌打造特色产业增长极

目前,省委、省政府已明确提出支持恩施州“世界硒都·中国硒谷”建设,将其纳入省“十三五”规划,批准建设恩施硒资源国际交易中心,批准在我州成立湖北硒与人体健康研究院、省级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研究院、硒应用技术与产品开发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硒产业协会,将我州定位为全省硒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先行区。

依托“世界硒都”金字招牌,抢占发展高地。着力打造“恩施硒茶”“恩施硒土豆”等州域公共品牌。据国家农业品牌研究中心测算,“恩施硒茶”这个区域公共品牌的价值,到去年底已超过15亿元。

恩施州财政整合涉硒资金,利用恩施州硒研究院、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湖北省农科院等平台,开展富硒健康新产品研发等关键性技术研究,以科技引领恩施硒产业发展。

针对硒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我州高瞻远瞩,从法律法规的高度来规范硒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行为。目前,《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硒资源保护与开发条例(草案)》已进入州人大立法程序,将为全州硒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保驾护航。

根据《恩施州硒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州硒产业综合产值将超过700亿元,预计到2025年超过1500亿元。

“硒产业在恩施州有很好的基础,无论是对硒的认识,还是众多硒的科研与平台建设;无论是硒产业产值,还是全产业链的构建;无论是州委、州政府的发展战略选择,还是全州经济发展的生动实践,我们都有理由认为,恩施州在打造‘全省特色产业发展增长极’的使命中,硒产业注定会担当第一重任。”副州长程水源对硒产业情有独钟,并充满着期待。

来源:恩施晚报 作者:何雨洋

(责任编辑 文梦)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