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7月28日,巴东县金果坪乡泗井水山货经纪人谢开云正将银杏叶、桂皮装车外运。他的仓库里堆满了杜仲、淫羊藿、木瓜、贝母、玄参等地道中药材和棕片、桂皮、木耳等山货,可谓是品种繁多,玲琅满目。
谈到日渐红火的山货市场,已有8年购销经历的谢开云兴致勃勃地讲:“以前守着‘金山’看不见,穷得叮当响;现在是唱着山歌‘淘金’奔小康。”
金果坪乡境内,山岭绵延不断,小盆地被群山环抱,河流、小溪交织,为野生药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杜仲、桂皮、淫羊藿、刺槐、山楂、丹皮、玄参、巴岩浆等山货资源十分丰富。前几年,这些山货没有被开发利用,顶多被村民采摘售卖贴补家用。随着农村电商的兴起, 一些有识之士纷纷与野生山货“结缘”,走“公司+经纪人+农户”、“合作社+经纪人+市场”的经营模式,网上下单,线下收购,沉下心来做起山货、土货的文章。
拿谢开云来说,他上联宜昌、上海、亳州等地10多个收购老板,下联石板、乐群、红纱等50多个山货收购网点,长期有200多人的采挖大户供货, 形成了“内接农户、外联市场”的购销大网络,每年仅中药材收购就有300万元的订单。过去收购山货,要骑车到处去通知;而今,他只需在家发条微信,就有人把山货送上 门,也有客商上门来提货。
在金果坪,这样的山货经纪人还有百余人,他们一头连市场,一头连农户,活跃在山乡,带领村民靠山发了财。
来源:长江巴东网 记者 谭举先 通讯员 陈祥楚 郑建敏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