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日常训练
守护一方平安
走进校园与学生畅谈
“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和谐”。 近年来,宣恩以“维护全县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这一主题,深入推进“平安宣恩、法治宣恩和过硬队伍”建设,打主动仗、合成仗,将可知、可查、可控矛盾抓在手里,用担当与坚持,守护着宣恩这方热土的稳定平安,全县呈现出“一感两度两率”测评在全州领先的格局站位,无恶性刑事治安案件、无重大安全事故、无群体性事件、无重大网络舆论炒作事件的“四无”良好局面。
强化信息引领 放大维稳实战效能
吴竞是县公安局负责信息收集的工作人员,这些年来,她真正出去“实战”机会较少,做得最多的工作就是在电脑桌前紧盯那些乏味的数据。
“我们就是要努力做到把预测工作走在预防前,把预防工作走在调解前。从一些细小的苗头里发现问题,然后根据问题做下一步安排。”吴竞说,虽然工作枯燥了点,但是,看着一些矛盾在自己的“火眼金睛”下“现原型”,她也很欣慰。
据了解,为将案源变“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宣恩不断完善涉稳信息收集、情报会商、分析研判等机制,实行“日报告、周会商、月评估、季研判”一整套工作体系,做到预知预警、预防预控,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解决在基层。
同时,宣恩还在深化法治宣教和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方面下足文章。全县组建法治文艺宣传队15支,成立县城区,高罗、椒园集镇,长潭河侗族乡洗马坪村、两溪河村,以及椒园镇水田坝村、晓关侗族乡大岩坝村等多处法治文化走廊、法治一条街、法治院落宣传相关知识。2016年5月,宣恩法治文化长廊被省司法厅命名为“四星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宣恩也连续八年获得“省级平安县”称号。
积极主动出击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2017年5月23日,经过多方努力,民警终于在来凤县三胡镇一茶厂内将宣恩县李家河镇村民龚某某女儿找回;6月30日,民警远赴武汉,为20名工人追回111339元拖欠工资;7月18日,民警又将一笔40多万的拖欠工资送到了农民工手上……
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群众利益无小事。为进一步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宣恩主动出击,积极作为,紧紧围绕依法打击非法集资、串通招投标、电信诈骗等经济领域违法犯罪,依法查处贪污贿赂、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户籍、出入境、交通管理等制度改革,加强警务服务、检务服务、诉讼服务建设,出台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落实政法干警驻企业、驻重点工程,全力开展贫困村结队帮扶工作。
“现在全县共建立有调委会294个,有人民调解员1044人。”据宣恩县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仅2016年,全县司法行政部门调解纠纷1356件,调解成功1341件,成功率98.89%,协议金额达553.12万元,受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416件,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842人。全县治安状况持续向好,县警情数为全州最低,刑事发案数连续5年走低;司改逐渐卓有成效,法院立案数大幅攀升,案件执行率得到提高。
扎实安保工作 维护社会稳定大局
2017年元宵节,宣恩县城10万人次的接待量,几乎让整个县城完全“沸腾”:从高速出口到高速连接线,从城东到城西,从贡水河南岸到北岸,到处都是前来观灯过节的人群。为保证此次活动顺利进行,宣恩各相关部门提前谋划,周密部署,干警放弃休息,全力投入到活动安保工作中;干群主动参与,当“交通员”、做“联络员”,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宣恩全县上下围绕敏感节点、重大活动、重要节庆,强化政治担当,以最高标准、最大力度、最实措施严格要求,坚持动态布警,提高街面见警率,切实提高辖区居民安全感,努力做到把矛盾“明在身边、化在当地、控在眼前、兜在网中、劝在京城、打在要害”,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据统计,仅2017年上半年,公安部门多警种协同配合,先后完成元旦、春节、元宵、五一等节假日和全国“两会”、茶文化旅游节、“一带一路”峰会、高考等重要时段安保工作,以及多位中央、省领导到宣恩县调研警卫保卫任务,和宣鹤高速公路修建中协调和施工环境治理等工作。
同时,围绕道路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宣恩扎实开展“十小场所”“三合一场所”的消防安全整治,构建和谐稳定大环境。
担首责,打主动。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满腔热血、赤胆忠诚之人,宣恩这片热土才焕发出勃勃生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这就是宣恩目前最真实的写照,也是宣恩36万儿女最为骄傲与自豪的地方。
来源:中国宣恩网 记者 向慧 通讯员 温锋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