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宣恩:借东风 促发展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
2017-08-18 23:46 云上恩施

云上恩施报道 (记者 杨思琪 宣恩台 瞿亿英 李灿 通讯员 罗舒木 报道)近年来,借助“616”工程对口帮扶的机遇,宣恩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省直有关部门的帮扶下,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砥砺前行、奋力争先。2016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24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产业发展后劲十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提升。

距离宣恩县城25公里的晓关侗族乡中村坝村,过去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缺乏主导产业,种植传统农作物,是村民们唯一的经济来源。

2007年,一个以解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难题为主要内容的“616”工程在宣恩全面铺开。借助这一机遇,在省农业厅、国土资源厅的对口帮扶下,中村坝村着力强基础、兴产业,先后建起2000多亩茶园,30多公里的村级主干道和通组公路全部实现硬化。

对于村里近年来的变化,六组村民黎先余有着切身感受。由于田地离家较远,在村里公路还没有完全修通之前,他们家种的粮食、茶叶全部要靠人工才能搬运出去。

如今,随着通组公路的扩宽、硬化,黎先余一家仅茶叶收入就能达到4万多元。而该村十二组村民孙中文更是借着这样的发展机遇,通过流转承包的方式,将家里的七亩茶园发展到二十多亩,成了村里的茶叶大户。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产业的发展支撑,2016年,该村农村经济总收入2086.1万元,人均纯收入10034元,成为宣恩县整村脱贫村之一。

而这只是宣恩县借助616工程推进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个缩影,在省直部门的倾情帮扶下,还有一大批的“民生工程”项目先后落户宣恩。其中,占地103亩,总投资2.3亿元的文体中心项目,已完成第一期工程;承载着宣恩“教育兴县”梦想的教育城项目,占地500亩,总投资4亿元,已基本建成;16万亩的高标准基本农田以及60多万亩的果茶现代农业基地也都已建成。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文梦)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