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以“国标”促督导——巴东督导组进村督导脱贫攻坚
2017-08-15 09:44 云上恩施

火热天气,八百里巴东持续高温。

8月7日至13日,根据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发出的指令,6个脱贫攻坚督导小组冒着酷暑,迅速进驻全县12个乡镇,围绕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标准(以下简称“国标”)开展的新一轮督导大幕拉开。

在金果坪乡鄢家墩村,第六督导小组通过电话抽查、入户核实、现场检查、查阅资料、明察暗访等方式,分别对该村驻村工作队及驻村第一书记帮扶、重点村项目推进、贫困人口动态调整、扶贫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工作进行督导,并现场开出问题整改清单。

“文化广场的硬化工程必须在本星期内完成,否则更换施工队!”针对督导小组开出的问题整改清单,鄢家墩村包村领导、金果坪乡副乡长刘剑现场落实,向施工单位发出“最后通牒”。

为做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金果坪乡将非重点贫困村和重点贫困村的驻村帮扶工作同等对待,实行乡领导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包户、乡扶贫办划片业务指导、村支两委协作的“五方责任”机制,并取得了成效。

“李长红家有两口人,其母亲长期患风湿病。致贫原因主要是缺技术,李长红只能靠打零工维持家庭开支。”“我入户的主要工作是为他落实了免费技能培训。每次入户还对李长江母亲的病情进行了解,并慰问。”第六督导小组通过电话抽查,帮扶干部向宇对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了如指掌。

为了求证向宇的帮扶情况,第六督导小组还电话联系到贫困户。“对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吃住在村情况知晓。”“对驻村第一书记的工作满意。”“今年,帮扶干部已来家里4次了,还给我解决了一些具体困难呢。”金果坪乡江家村虽是非重点村,但一组的贫困户李长红不仅对帮扶干部的姓名、单位清楚,对精准扶贫的满意度也很高。

以“国标”促督导,除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督查标准,第六督导小组还做足进村指导工作的“功课”。

“现在部分贫困户对干部多轮次的入户工作不理解,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在水布垭镇南潭村,村支书彭邦虎直言不讳地道出当前基层反映出的扶贫困惑。

“五个必到:家庭成员生病住院必到,问候一下。子女中考高考后必到,关心一下。每年农忙时节必到,帮助一下。易地搬迁入住必到,恭贺一下。两个月内必到一次,指导一下;四个不能:不能把贫困户从田间地头叫回来只为照一张像。不能不坐贫困户的椅子。不能直呼贫困户的身体缺陷。不能收受贫困户赠送的土特产。”彭邦虎话音刚落,第六督导小组组长郑永平乘热打铁地“晒”出如何拉近干群距离的“五个必到、四个不能”工作法,让同在现场的驻村工作队员们受益匪浅。

在水布垭镇景家坪村,听说该村进了“后进村”的笼子,郑永平分别就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如何写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精准文章”等事项,对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进行业务指导,并提出了“打赢脱贫攻坚仗,建强组织是保障;扶贫重在产业上,项目实施结硬账;入户摸底探思想,内生动力要加强;促膝谈心细算帐,权当家长献良方;吃穿医教住房好,谱写扶贫好篇章”的具体要求。

为期七天督导,跨越清江南北两岸。县脱贫攻坚督导组第六督导小组下足工作督查、业务指导的“绣花功夫”,共督查了14个重点贫困村和非重点贫困村,召开了14场业务指导讲座,现场交办了14份问题整改清单,入户走访、电话抽查了70户贫困户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实地查看了45个扶贫项目的实施进度,对31名驻村帮扶干部一对一的入户帮扶工作进行了入户走访、电话抽查。

本轮督导,全县6个脱贫攻坚督导小组还结合省州检查组、暗访组对我县检查过程中暴露出精准扶贫工作的诸多问题进行“回头看”。通过地毯式、精细化、最严格的督查、指导,让任务方案落下去,项目进度快起来,帮扶人员干起来,脱贫动力活起来,继续保持全县打赢脱贫攻坚“硬仗中的硬仗”的高昂态势。

来源:长江巴东网  特约记者 张应喜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