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主城区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的,楼房破旧、道路拥堵等现状逼着我们改造;老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万,落后的公共设施与广大市民的需求矛盾逼着我们改造。”7月13日,在建始召开的全州棚户区改造现场观摩活动中,建始县政府负责人道出“实情”。
正是形势所逼,建始棚改工作才走在了全州前列。
政府主导高位推行
“坚决打赢城乡建设攻坚战。”今年初,建始县制定了3年棚改规划,积极探索货币化征收安置有效途径,加快棚户区改造进程,同时定下了棚改目标。
棚改启动之初,建始县以“政府让利、群众得利”为宗旨,探索出“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协议征收、公正公开”的棚改模式,始终坚持阳光操作、货币安置、让利于民等原则,棚改工作快速推进。
目前,全县9大片区1200户已有680户签订货币化安置补偿协议,588户腾空房屋。“我要棚改”成为县城市民的最强音。
坚持政府主导,破解执行难问题。建始县把棚改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四大家”领导分别挂帅“九大棚改片区”,党政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拍板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成立棚改领导小组,高位推行。由县长任组长,9大片区分别明确一名副县级领导任副组长,县领导小组下设的棚改办公室坚持做到“三个一”:一个声音从棚改办发出,一切政策在棚改办制定,一切问题在棚改办解决。
责任立在前,整体推动。抽调9名县级领导干部、25名科级干部、60多名县直机关干部和乡镇(办事处)干部,切实落实责任,建立三级包联工作机制,县级领导包片区、乡镇街道领导包楼栋、抽调干部包户,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帮着一级办的责任体系。建立日推进、周总结、月调度制度,及时解决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确保棚改工作稳步推进。
群众主体破解征迁难
千斤重担大家挑,千难万难一起排。
建始县创造性推出“自改委+业主”的工作机制,突出群众主体作用,以群众带动群众,让棚改群众从“要我拆”变为“我要拆”。按照充分尊重民意、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和自我教育引导、自我管理约束的模式,由业主自主推举产生棚户区改造居民自治委员会,已启动的棚改区域共有48名业主代表成为“自改委”委员。“全县9大片区均采取‘自改委’自治处理的棚改工作模式,‘自改委’在实施责任单位领导下开展工作。”棚改办负责人介绍。
同时,征收补偿方案由群众自己制订,政府负责引导,提供政策咨询保障和其他服务。业主共同制订方案,平衡了各自利益,把所有人的利益捆绑在一起。从前期工作启动,一直到腾退房屋、领取补偿款,“自改委”全程参与、全程监督,实现“共改共享”。
棚改意愿实行“3个100%”。遵循居民申请、政府审批纳入的原则,所有棚改片区达到“3个100%”要求后方可启动实施,即所涉及棚户区改造项目必须100%的居民提出申请且成立“自改委”、100%的居民签订货币化安置补偿意向性协议、100%的居民签订正式补偿协议后兑现补偿资金。“自改委”和“3个100%”制度的实行,充分调动了老百姓积极性,为棚改工作奠定了坚实群众基础。
坚持全过程依靠和发动群众。在入户调查摸底过程中,坚持“铁的政策、铁的原则、铁的纪律不动摇”“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到万家”,将入户调查的房屋位置、产权类别、房屋面积、住户情况等基本信息测绘制表,经过本人签字确认后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在每个棚改片区开辟公示公告专栏,改造规划方案、征迁政策、补偿安置标准、征迁流程、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等全部公开。
八方开渠解融资难
棚改顺利推进的基础是规划,关键是资金。
建始县坚持“规划一张图、棚改一盘棋、项目一体化”思路,将棚改与危房改造、规划修改、基础设施整改、城市功能改善相结合,做到规划一片、改造一片,成熟一片、亮化一片、受惠一片。打捆申报项目,拓宽渠道,多方融资,走出一条“棚改搭台、项目唱戏、八方开渠引活水”的融资路子。
坚持项目一体化,做到八方开渠。建始县抓住国家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财政性资金,发挥杠杆作用。
搭建多元化融资平台。积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融资模式,通过搭建县国投公司、县土储中心为融资平台,把争取利率低、周期长的国家政策性银行过渡贷款资金作为主要突破口。
创新项目谋划机制。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抽调5人组建项目办公室,专门负责开展项目前期各项工作,积极谋划争取棚改等项目及其配套资金,跟踪做好项目论证、谋划和储备,及时充实完善重点建设项目库,形成建设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机制,确保城乡建设项目按年度滚动实施。今年,已谋划推进类项目11个,概算投资24亿元;策划类重大项目4个,概算投资60亿元。
扎实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做好融资项目策划、包装和储备的同时,加强与国开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对接,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棚改服务,为棚改项目在资金保障方面打下坚实基础。建立“上级补贴、银行信贷、政策减免、社会投资、土地运作”等“五位一体”的资金筹集机制,为棚户区改造提供资金保障。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棚户区改造,通过招商引资、土地一二级联动开发等市场化方式,吸引社会资本运作棚改项目。
2016年,建始通过农发行申请贷款3.6亿元,目前已到位1.9亿元,今年计划申请贷款16亿元,同时夯实承贷主体,做实做强县国投公司,争取更多授信。
来源:恩施新闻网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