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中共利川市委八届四次全会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村(社区)党组织“双强”书记培育的十条意见(试行)》(简称“意见”)。会议决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今年初,该市开展调研发现,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存在选任来源不广泛、年龄老化、学历低等问题,村干部难选、难当、难用现象较为普遍。为切实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服务群众能力和履职本领,实现党支部书记“党性强、能力强”目标,4月上旬至5月下旬,该市举办了全市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分三期对全市583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轮训。同时还在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村精选了49名村支部书记走进北京农学院学习培训10天,让村支书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在落实中提高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意见》综合了历年来省、州、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关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借鉴了浙江、山东等地先进经验,并组织专班深入乡镇、村(社区)实地调研,广泛听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代表的意见。其内容包括明确选任标准、拓宽选人范围、改进选任方法、培育后备力量、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帮带机制、强化工作保障、拓展发展空间等十条。其中,推行村(社区)后备干部挂职培养制度、实行村(社区)党员干部“菜单式”培训、完善“五有”“九零”目标奖励办法等都属于利川的创新特色。
“利川是全州精准扶贫主战场,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基层党组织书记又是密切联系上级党委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选好、用好这个‘关键多数’,对于脱贫攻坚和基层发展,意义重大。”州委常委、利川市委书记沙玉山说。
来源:中国利川网 全媒体记者 牟联文 通讯员 谭大勇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