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奖”颁奖典礼在重庆黔江区举行。12部作品获得中国土家族文学创作最高成就殊荣,利川市女作家雨燕(笔名)的长篇小说《盐大路》是获奖的五部专著之一。
中共黔江区委书记余长明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叶梅出席并讲话。
“土家族优秀作品奖”是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主办的继中国蒙古族、哈萨克族、朝鲜族优秀作品奖之后的第四个文学单项奖,代表了中国土家族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每三年举办一届,评选办法均参照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国家文学大奖。
据介绍,此次首届“土家族优秀作品奖”于2016年8月正式启动,从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文学作品中,评选出了12部中国土家族文学的精品。“土家族优秀作品奖”细分为“优秀作品专著奖”、“单篇优秀作品奖”、“新锐奖”三类奖项。《盐大路》集中展现了整个武陵山区最优美的自然风光,最经典的民族文化,最宝贵的人文精神,同时也追忆和打捞了即将消失的原始农耕文明,为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保存了一份珍贵的记忆。《盐大路》2011年被中国作协列为重点扶持作品立项。2013年8月,该作品在大型文学期刊《中国作家》杂志篇首刊载。经过作家出版社四次严格审核和两名全国知名专家评估,《盐大路》成功进入该社“精品工程”丛书。
作者前后花去4年时间,采风在以前的川盐古道上,历经重庆的万州区、云阳县和湖北利川市的多个乡镇,完成了《盐大路》的初稿。它是一部取材于民间、贴近民间的小说,一个刻画盐道小镇跨越几十年的故事,一部属于盐大路上的人们的江湖传奇……人性善与恶、命运因与果的交织,催生出了一个个惊心动魄、耐人寻味的故事。作者不仅仅限于重构盐大路美丽神奇的风貌,更在于找回一个地域千年凝聚不散的人文精神——这是一条有关于生存和斗争的路,也是一条承载着理想和期望的路。
图一 雨燕(左一)登台领奖
图二 作者雨燕,本名罗晓燕,女,土家族,中国作协会员,就职于湖北省利川市新闻中心,获奖长篇小说《盐大路》。
来源:利川通联稿件 记者 李博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