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要浅耕除草,追施有机肥,同时要补装“小黄板”对夏茶病虫害进行绿色防控”。7月11日,鹤峰县邬阳乡小园村五组农民蔡宏召正在通过微信群给附近农民讲解有机茶的种植管理技术。
蔡宏召是邬阳乡远近闻名的“土专家”。2013年,他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他通过鹤峰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掌握了有机茶栽培和管理技术,2016年底完成10亩老茶园有机茶转化,当年仅茶叶一项收入就达到3.8万元,顺利脱贫。今年,他家春茶收入就已过4万元。他还聘请其他贫困户帮他采茶,自己也由一个贫困户变为贫困户的帮扶者。
与蔡宏召一样,该县中营镇大兴河村二组农民黄兴艳,也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育工程的受益者。她是高山蔬菜种植大户,但由于缺少技术,蔬菜病虫害频发,收益很不景气。通过专家培训,她掌握了高山蔬菜种植技术,如今发展了30亩高山蔬菜,走上了靠科技种菜的致富路。
以前,中营镇黍子坪村普通萝卜亩均效益是2000元。2016年,省农业院经济作物所高山蔬菜专家姚明华深入该村进行调研、指导、示范,引进白萝卜、甘蓝等新品种,亩均效益达到3500元。这源于省农科院与鹤峰县开展的“科技合作、院县共建”农业专家大院科技成果应用转化项目。今年,是该项目实施的第十年。据不完全统计,10年来,开展茶叶、高山蔬菜、特色蔬菜、魔芋、薇菜、马铃薯、生物农药及畜牧养殖等科技培训190多期,培训农民4.1万人次。
当前,鹤峰县农业部门以精准扶贫产业发展为契机,每村培养一个科技带头人、每组培养一个科技明白人,将新型职业农民后续服务培训作为重点工作,通过对外“借脑”和“向内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作用,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在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示范带头作用。目前,该县40名农技专家、800余名“土专家”活跃在山乡,实现了农业科技人才的乡(镇)村组的全覆盖,助力该县有机农业产业大发展。
来源:鹤峰通联稿件 记者伍洋 通讯员 赵婧 朱玮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