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升空。我国再添一名“天眼”神探!
为什么称它为“天眼”神探?因为高分三号卫星我国首颗分辨率达到1米的C频段多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成像卫星,它具备12种成像模式,是世界上成像模式最多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
看得清!
高分三号卫星分辨率是从1米到500米,幅宽是从10公里到650公里,可以在距地面700多公里的高空,“清晰地看到故宫之中的某一间房子”,也可以“清晰地观察我国一个省的全貌”,当然至于“海面上的舰船”也是没问题的,这一点你懂的~
此外,通过雷达载荷,高分三号能够自己发射微波信号并接收地面反射的回波信号,探测地面物体的细节和特征,因此,即便在光线或视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高分三号照样能够大显身手!
功能多
更强的观测能力,带来的是更为广泛的用途。航天人专门为“高分三号”量身打造了12种工作模式,不仅可以探地,还可以看海,不论是精细条带、超精细条带工作模式,还是窄幅、宽幅扫描模式,抑或是全球观测模式等等,样样不在话下,可以说是“一星多用”的典范。
刚刚过去的7月暴雨洪灾让人记忆犹新。国防科工局重大专项工程中心主任、高分专项工程总师童旭东说,对于目前我国南方强降雨区域、台风登陆区域、北方大面积雾霾区域这些光学卫星难以实现观测的,高分三号卫星却都能够清晰成像。
在减灾行业,高分三号卫星是我国卫星减灾应用体系至关重要的补充之一,将有效填补载荷类型、空间分辨率、时间分辨率、极化性能等方面的空白,是“天—地—现场”一体化的灾害监测评估网络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尤其在洪涝、地震、滑坡泥石流、冰凌、海冰、旱灾、雪灾、台风等灾害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工作狂”
此外,小编还要告诉你,高分三号是一个“工作狂”!它的这些技能都是全天时、全天候的!啥意思?就是不管白天还是黑夜,也不管是晴空或者雷雨多云,高分三号都不会翘班!
要知道,在以往,用传统的光学遥感卫星很难穿透云雾实现有效对海面观测。在当前备受瞩目的海洋监视监测和海洋权益保护领域,高分三号被称作一颗实实在在的“应用星”。
长寿命
高分三号不仅爱工作,而且身体好!此前,我国发射的低轨道卫星设计寿命最长为5年,而高分三号的设计寿命达到了8年,这又创造了一项记录。
目前,我国已发射高分一号、高分二号和高分四号等多颗光学遥感卫星,加上今天发射的“高分三号”雷达遥感卫星,可形成“光学成像”与“雷达成像”相互配合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网络。
新闻多看点
NEWS MORE
下面,小编再来给你普及一下“高分家族”——
高分一号:4天能把地球看遍
2013年4月26日成功发射升空。相比其他光学遥感卫星,其高分辨率体现在空间、时间和光谱分辨率3个方面。空间分辨率指从卫星照片上能辨别地面目标的最小尺寸,“高分一号”可达两米左右,这意味着从卫星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地面上的小汽车,甚至自行车。
高分二号: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迈入亚米级“高分时代”
2014年8月19日发射。它配备了当时我国焦距最长、分辨率最高的民用航天遥感相机,也是国际上同等分辨率幅宽最大的遥感相机。备高空间分辨率优于1米和幅宽大于45千米的成像能力,且达到无控制点条件下优于50米的苛刻的定位精度。
高分四号: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
2015年12月29日发射,高分四号位于3.6万千米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当时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
高分四号与高分一号、二号卫星采用的“巡逻守护”方式不同,它采用的是“贴身紧跟”式战术,可以牢牢锁定在中国领土上空,实现随叫随到、快速处理各种突发情况的遥感任务。 具有轨道高度高、安全性能好、难以被攻击等特点,这也是中国为何将高分四号早于高分三号卫星发射的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高分四号完全可以实时观察中国沿海周围的各个海上目标。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