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咸丰县朝阳寺镇教育支部纪检委员 钱琴:守正保廉弘正气 扬清激浊纯教风
2017-07-01 08:29 云上恩施

守正保廉弘正气  扬清激浊纯教风

咸丰县朝阳寺镇教育支部纪检委员  钱 琴

同志们:大家好!

我讲课的题目是:“守正保廉弘正气,扬清激浊纯教风”

康德曾有这样的墓志铭:“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我们的心灵:头上璀璨的星空与心中崇高的道德律。”星空深邃,仰之弥高;大海浩瀚,钻之弥深。

今天和大家讨论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看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二是探讨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原因;三是警钟长鸣,强化自律,做廉洁的表率;四是如何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一、如何看待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是广大党员干部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当前总的估价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形势依然严峻,任务还很艰巨。由于体制制度的不完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种种影响,由于我党执政的时间越来越长,当前的腐败问题、现象仍处在易发、多发期。具体说,可用以下四句话来概括。

1、全党达成共识,反腐力度不断加大,人民群众满意度在不断提高。

十多年反腐败最大的成果是:全党、全社会达成了共识:“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一个“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若不反腐败,党要亡,国要亡,社会主义也要亡。八十年代人们听到这些话时,思想上还存有疑虑,甚至认为这是“小题大做”。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领导和人民群众都已充分认识到反腐败的极端重要性,反腐败的力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只要看一看共和国的反腐史,就能知道反腐败的“威慑力”不是空洞的,而应该是“史无前例”的。

2、保持高压态势,严查彻办大案要案,腐败蔓延泛滥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反腐败为什么艰难?道理很简单:因为这是一场“权力者”对“权力者”之间的斗争。大家知道,对于刑事犯罪分子,可以一个“严打”接着一个“严打”,“有权的”对付“没权的”,事情总是好办一些。对付有腐败问题的权力者远非这样简单,他手中也有权,有“一帮”人,有雄厚的腐败势力,有丰富的官场经验,有牢固的关系网,一句话可以用权力对抗权力。如厦门远华腐败案、辽宁沈阳腐败案、重庆文强案等,腐败分子不是一个人二个人,而是一窝人、一串人;不是普通的小官,都是掌握当地要害部门的高官、大官……尽管这些都是“地方上的腐败分子”,从理论上说应由“省级”去管,然最终的“领导”却是中央级的,结果当然是毁灭性的,“一网打尽”,很是彻底。

近年来的反腐败斗争,不仅呈现出过去从未有过的力度和气势,而且在其内容和质量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其中之一,就是将反腐败与打击黑恶势力紧紧地连在一起。这几年来这“三股恶势力结合”的规模和组织显示了以下一些特征:一是势力的发展越来越快,有的甚至控制了一个地区;二是侵蚀的范围越来越广泛,它已经渗透到多种领域;三是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厉害,国家财产几亿、几十亿、几百亿遭受侵占。因此,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反腐败斗争?怎样最大限度减少犯罪恶势力、腐败恶势力对中国社会的危害?应该说,这几年来不仅走出了有力坚实的一步,而且还是有成效的。一是极大地打击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二是使腐败现象蔓延泛滥的势头得到控制,三是消除了腐败恶性化发展的可能。

3、反腐败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保障了社会和经济现代化的进程。

据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胡鞍钢先生的研究,当今社会存在的四种腐败类型——“寻租性腐败、地下经济腐败、税收流失性腐败和公共投资与公共支出性腐败”形成的各类经济损失,平均每年占GDP的13.2%——16.8%之间(指90年代后半期)。为此,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将打击走私与反腐败结合起来;有条不紊开展了对腐败的高发区、频发区——金融、证券、房地产、土地批租出租、建筑工程和物资采购等领域的反腐败斗争,将一大批“走私大王”、“金融大王”、“房地产大王”等“经济蛀虫”送上了审判台,这就最大限度地缩小了社会的经济损失,保障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社会得益,老百姓得益。

4、反腐败也要与时俱进,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反腐败的特点和规律。

过去的反腐败,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反腐败,依靠的是像“三反”、“五反”这样的轰轰烈烈的群众性政治运动,在当时是奏效的,有“杀了张子善,管了二十年”的说法。改革开放后,社会进入了市场经济体制,腐败发生在“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二是市场经济体制极不完善”的大背景下,依靠过去计划经济体制时代的反腐败管不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腐败行为,“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怎么办?从某种意义上说,反腐败也只能靠“摸着石头过河”,所以,这二十余年的反腐败,是积累经验的二十余年,是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的二十余年,是从过去侧重治标到如今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的二十余年,是在不断摸索“符合初级社会主义、不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反腐败”的二十余年。这是指导思想上的突破,是方法论上反腐败的飞跃,这就为新世纪的反腐败奠定了牢固基础。

总之,二十余年的反腐败实践使我们认识反腐败斗争必须强化党的建设,进一步坚持和完善“党政领导干部主动接受同级纪委监督、党政领导干部公布廉洁从政情况、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风廉政建设专项巡视”等制度;重点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工作述职评议制度、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干部提拔任用“党风廉政一票否决制”;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提高干部人事工作民主、公开、竞争的程度;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正式颁布施行……所有这一系列的“从严治党”、“从严治权”的措施,它既是深化反腐败的必然,也是防止腐败泛滥的根本措施。

但是,现阶段的有些情况要求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的形势依然比较严峻。串案、窝案、案中案明显增多,腐败分子结成利益同盟,呈现出明显的团伙性;集政治蜕变、经济贪婪、生活腐化于一体;吏治和司法腐败严重;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往往成为腐败案件的高发区;领导干部“傍”不法“大款”现象严重;作案方式和手段诡秘,更具隐蔽性;一些腐败分子向国外转移赃款赃物,涉案人员向外潜逃;查处与反查处、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相当尖锐激烈。

为什么当今腐败行为呈现出以上这些特点,接下来和同志们探讨第二个问题——

二、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堕落的原因。

1、一些党员干部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面前,放松了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人生观、价值观严重扭曲,消极腐朽思想恶性膨胀。从近年来查办的腐败案件可以发现: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曲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屡屡做出违反政策的事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党章、党规、党纪视而不见,滥用职权、专横跋扈;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权力,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淡忘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热衷于穿名牌、坐好车、住豪宅;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不懂得“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的道理,心存侥幸,肆无忌惮地去搞腐败;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生动摇,沉湎于封建迷信和低级趣味之中;由于不注意学习,他们缺乏道德修养,才会不顾人格,干出追求感官刺激的种种丑恶行为。他们堕入深渊的沉痛教训再次深刻说明,不讲学习,不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就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更不可能做一名合格的党的领导干部。

2、目无党纪国法、肆意践踏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不受监督制约,是一些党员干部走向腐败堕落的重要因素。一些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个人权力欲恶性膨胀,严重破坏民主集中制原则,骄横跋扈,失去监督和制约。这些案件再一次警示我们,在我们党内没有特殊党员,任何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都必须自觉地接受人民群众和党组织的监督,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党规党法。绝不允许把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各级党组织一定要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对那些严重践踏民主集中制,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的恶劣行径要进行坚决的批评和斗争,决不能姑息迁就。

3、对党政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不正之风认识不足、治理不够,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流于形式,是产生腐败案的温床。这些腐败案件的发生,与长期以来领导干部中存在的严重不正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广大干部群众对一些党政干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反映十分强烈:一是送礼金问题,二是一些领导干部家属子女经商问题,三是一些领导干部生活奢华、吃喝玩乐问题等。党政干部中的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纠正,其影响和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不正之风必然会带坏社会风气,一些干部在不良风气的长久污染下,丧失了是非鉴别力,不但不抵制,还认为这是“时尚”。一些干部就是从“小节”问题开始,逐步走向腐化堕落,最终变成严重的腐败分子。不正之风之所以盛行,与中央许多早已明确的规定、制度得不到落实有关。因此,要在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中,着力提高同各种违反规定、制度的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通过制度约之以典章,规之以法纪,真正做到违纪必查,违法必究。

4、对各级“一把手”的监督不到位,是“一把手”轻而易举就能腐败。对“一把手”监督不到位,对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监督机制不健全。我们看到,很多重特大职务犯罪案件的涉案人员都是单位的“一把手”,这说明在对“一把手”的监督工作上,处于严重失控状态,同级监督机关难以监督,上级监督机关又无法监督。一个地区和部门,建立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选好一个清正廉洁的班长,至关重要。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决定的因素,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5、干部人事制度缺乏公开、民主、竞争机制,为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提供了机会,同时又成为派生出其他腐败现象。很多严重违法案件,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干部人事制度方面的问题。从案件查处的情况看,一些职务犯罪案件的腐败分子的买官卖官行为,已经超出了政治范畴,成为一种经济性的交易行为。尤其严重的是,还派生出其他一些腐败问题,一些人为了跑官要官,或者大肆收受下级送的钱财,或者从不法“大款”那里拿钱,或者私设“小金库”等等。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问题的出现,根本的原因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存在“少数人选人、在少数人中选人”的问题,人治的因素多,而公开、民主、竞争的因素少。在一些重大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人员中许多人的交流或提拔,基本上是由主要领导提名或授意,严重违反组织程序进行的。

6、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管理体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为一些领导干部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土壤和条件。当前由于部分地区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等方面的许多改革措施还没有到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没有完全实现,体制、机制和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漏洞和薄弱环节,这就为少数人通过插手微观经济活动谋取私利提供了条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营性土地使用权的出让,缺乏必要的监督制约;二是对房地产开发的管理不规范,存在随意减免税费的弊端;三是在企业产权交易过程中,行政权力不当介入,产生严重腐败问题;四是财政管理体制不健全,资金监管不力。这些地方一些领导干部的腐败问题,加剧了当地不正之风的滋生蔓延,并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严重败坏了干部队伍的作风和社会风气,给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再次证明,腐败破坏生产力,瓦解凝聚力,削弱战斗力。可以说,腐败不除,经济难上,改革难行,稳定难求。

三、警钟长鸣,强化自律,做廉洁的表率。

必须要以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不断增强党性锻炼;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党性原则,不为亲情友情所动。真正做到强化自律意识,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德,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自己,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具体要做到以下几方面:

l、要不断加强学习。许多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等到被立案审查,被绳之以法,被关进牢狱,一个个才如梦初醒,痛哭流涕,懊悔自己平时不注意学习,怪罪自己放松了思想改造。海关总署原副署长王乐毅用万分悔恨的心情,向党说出了心里话:近几年没能很好地保持晚节,在一片赞扬和奉承中变得飘飘然,满足于整天忙忙碌碌,自我感觉良好。不知不觉地放松了学习,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再过几年就退休”的错误想法,“不思进取,贪图享乐,骄奢淫逸”的思想在自己身上滋长起来,谦虚谨慎、克己自律少了,想房子、孩子和个人的事多了,导致自己犯了严重的错误和罪行,滑到腐败的泥坑中。海门市水利局原局长施荣希在接受审查的第十天,曾写下长达13页的悔过书《十天走过生死路》。他这样写道:我没有被老山前线的地雷、炮弹炸倒,没有被援助老挝筑路时千百次的塌方所压倒,却被铜臭熏倒。意志被摧毁了,原则被瓦解了,自己从功臣、模范变成了罪人。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自己不重视学习,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因此,我们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让科学的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筑牢自己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克服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和侵蚀。同时,要系统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等党内的有关纪律和国家的有关法律,学习市委、市政府制订的有关规定,知道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会受到党纪国法的惩处,增强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

2、要在工作中有所作为。要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要做到爱岗敬业,工作上有特色、有成效。组织给了我们施展才华的舞台和机会,每个同志要把握好、珍惜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要创出新业绩,树立新形象,在“争先创优”活动中争当五好优秀共产党员。

3、要注意防微杜渐。千里长堤,往往溃于一蚁之穴。近年来查处的一些案件表明,一些党员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偶然发生的,他们都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放松到滑坡再到崩溃的这样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对我们广大党员干部的侵蚀更多,更直接,更广泛。特别是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自由主义,对党的肌体的趋势无孔不入,相当严重。如果对这些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不注意防微杜渐、时刻警惕,就极易被腐蚀、被利用,最终跌入罪恶深渊。

4、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靠共产党干部艰苦奋斗、艰苦创业;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吃苦在前,无私奉献。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这种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却在一些同志那里变了味。因此,在当前我们还必须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口号重新叫响,把清正廉洁、精打细算的好风气重新树立起来。这不光是省几个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表现了干部队伍的一种精神状态,防止干部犯更大的错误。

5、要慎重交友。“傍大款”是时下一些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干部与不法“大款”们非正常频频交往的写照。不法“大款”们绞尽脑汁,或者走“公子路线”,或者走“夫人路线”,或者走“老乡、战友、同学路线”,千方百计地靠近领导干部,拉拢领导干部,最终将领导干部拖下水。要知道,在别有用心的“深情”后面,往往包藏的是祸心,设置的是陷阱。因此,对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对一些社会影响不太好的人,领导干部要保持距离,不要把个人交往中的感情带到工作中来,把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庸俗作风带到党内来。否则,必然会贬低自己的形象,甚至会为违纪违法分子所左右。

6、要谨慎用权。权力具有两重性,既可使人建功立业,也可使人身败名裂,必须用之谨慎,使之得当,不能有权滥用,有职乱使。据不完整统计,目前在领导干部违法犯罪案件中,涉及党政一把手的案件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更高。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应该牢记他们的教训。要把权力看成是一种责任,而不是作为组织对个人的补偿;要把权力看成是一种负担,而不是贪图享受的温床;要把权力看成是奉献的手段,而不是个人向人民、向社会索取的工具。务必用健康的心态、清醒的头脑、洒脱的风格来处理和使用手中的权力。权大不能为所欲为,“功高”不能忘乎所以,“位尊”不能自命不凡。

7、要品行端正。品行端正,就是要按照党章、准则的要求严格管好自己。要做到“四个管住”:即,一要管住自己的脑,不该想的不要想。二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该吃的不要吃。三要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不要拿。四要管住自己的脚,不该去的地方不要去。有一位伟人说过,人很高贵,因为人有七情六欲;人又很卑劣,也因为有七情六欲。从这里可以看出,七情六欲具有两面性。一个人一旦失掉进取心,就会一直衰退,精神空虚,不去追求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去追求真善美,反过来贪财恋色,私欲横流,最终毁掉自己。

9、要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家庭观念,人皆有之,党员领导干部也不例外。问题是,作为领导干部,切不可把手中的权力,当作自己和家属成员谋取私利的手段。总的来说,大多数领导干部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是好的。但是,也有听之任之,不加管束,有的甚至还为其大开方便之门,纵容包庇。如吉林省委原副秘书长张新民,38岁任现职,可谓平步青云,一帆风顺。他童年时家境贫困,一件棉衣破了又补,补了又穿,从小学一年级穿到六年级。后来,组织上要保送他上大学,他没去,硬是凭着实力考上了大学。提拔处长时,他才30岁。给领导同志当秘书时,引起了那些崇拜权力的人对他的兴趣。有的把他吹捧为“中原一大儒,东北一大虎”。他得意忘形,飘飘然了。面对金钱和物质的诱惑,他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人家求我办事,我就给办;办事不收人家的钱,就得罪了人。为了不得罪人,我只好收下。”张新民就是利用在领导同志身边这个特殊地位,用组织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权作交易,而领导同志却放松了对他的教育、管理和监督。结果,不仅张新民断送了前程,领导机关的形象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10、珍惜个人的前途和人身自由。每个人的成长既有组织的关怀,人民的信赖,又有自己多年的艰苦奋斗;既是事业上的主心骨,也是家庭里的顶梁柱。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工作、生活、娱乐,一旦“失去了自由”,就是再有多大的雄心壮志,再有多大的工作热情,再有多大的工作本领,也无法得到施展。以宿迁市原副市长陆启生为例,他在监狱里忏悔地说:作为社会人的你,可随己所好来修饰自己的发型,而沦为阶下囚的我却必须顶着光光的脑袋;你可以天天换上喜爱的服装,而我却每天必须穿上囚服;你可以在主席台上拥有一个发言的席位,而我却只能龟缩在牢房的一角;你可以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我的言行举止却必须受到约束;你可以享受天伦之乐,而我却被监禁在高墙铁窗之内。即使有一天回归社会,也永远摆脱不了“劳改人员”的烙印。我的犯罪给无辜的亲人带来了精神上的创伤和无尽的煎熬。我现在真正体会到,什么事都可以做,就是不能违法犯罪;什么都能失去,就是不能失去自由。因此,我们必须十分珍惜、百倍地爱护个人的美好前途及快乐的人生自由,千万不能给党、给人民、给单位、给家庭、给自己带来大大小小的损失。

四、 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全体教职员工依法履职尽责,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创办人民满意教育,我们应履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我们任然存在以下问题及不足:

一、问题及不足:

(一)对履职尽责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二)工作中遇到困难或任务繁重时,会发牢骚。

(三)工作多凭经验,依法依规意识不够强。

(四)工作只顾埋头苦干。

(五)教学还是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上,成绩不够突出。

二.分析得出的原因:

(一)对履职尽责理解有偏误。之前我总是认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做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教给学生道理、知识、技能,解答学生的疑问,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不用天天去讲我应该履什么职,尽什么责。经过学习与讨论,我认识到自己工作的盲目性,“履什么职,尽什么责”指明了我们工作的方向和思路,因此。弄清楚“履什么职,尽什么责”是非常重要的。

(二)“履什么职,尽什么责”不明确,工作遇到困难或任务繁重时,才会发牢骚。如果知道这些工作是自己的职责,那么你就不应该发牢骚,而是尽心尽责去完成自己的工作。所以这是工作指导思想的问题。

(三)人有了一定的年纪,经历多了总会积累一定的经验,凭借这些经验也会解决好一些问题,习惯了一直积累下来的模式和方法。这是与时俱进的一个绊脚石,不利于工作的提高与创新,特别是在教学上显得尤为突出,直接表现出来的就是教学效果欠佳。这个问题在管理工作上的不利影响也比较突出。

(四)埋头苦干是一种好品质,但只会埋头苦干,工作效率低,成效不大,这是我个人性格与学习不够的表现,虽说有人过于投机取巧不好,但只会埋头苦干就像只会拉磨的驴,这是死干,在高科技信息时代,显然是落伍的。

三、 改进措施及努力方向:

(一)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包括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学校规章制度等,夯实自身的思想政治基础,时刻把国家的利益、学校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工作于中国梦结合起来,为了民族的发展、学校的发展、为了学生的发展,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二是加强业务学习,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纳大。只吃老本那是一个死湖,久了水分就会蒸发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优秀的老师,对新知识的吸纳那是必须的,特别是现代教育理论与教育信息,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培养出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二)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工作差距,虚心接受领导、老师的批评与监督,树立敬业、爱岗、奉献精神,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科研活动,刻苦钻研业务,多向别人学习,积极营造一种“赶、帮、超”的工作氛围,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热爱关心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发展和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学生的老师、做学生的父母、做学生的朋友。

同志们,我们必须警钟长鸣,严格要求自已,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自觉接受监督,做廉洁自律的表率。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