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古代巴人发祥于这片秘境 还留下神秘“血手印”和悬棺
2017-06-25 07:41 云上恩施

土家族,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民族,其祖先——古代巴人诞生于湖北境内的清江流域。相传,约在4000年前,巴人祖先巴务相被推举为五姓部落的酋领,世称廪君。廪君初居“武落钟离山”,后随着部落势力发展壮大,率部沿夷水(今清江)向外发展,在盐阳(今湖北省长阳县与巴东县交界处)射杀了盐水女神,建立了最早的巴国。

武落钟离山——巴东水布垭三里城山 向勇供图

“巴东水布垭三里城即是‘武落钟离山’的论断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巴东县博物馆馆长向勇说,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已授予巴东县水布垭镇“湖北廪君文化之乡”称号。

巴东县博物馆文物:虎钮錞于(巴民族特有乐器) 向勇供图

山川寓文化而美丽,文化寄山川而传承。三山盘踞(武陵山、巫山、大巴山)、两江横贯(长江、清江)造就了巴东的巍峨俊美,而渊远神秘的巴文化和波澜壮阔的峡江文化则为这片秘境赋予了深邃的灵魂,也为秘境巴东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积淀了深厚的底蕴。

巴东高峡平湖好行船(长江巫峡口) 吴以红摄

巴东清江十字河风光 吴以红摄

 秘境巴东不止有古代巴人的神秘

“巴东境内已发现有10多处悬棺。”向勇说,悬棺是古代巴人的一种葬仪,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向勇还介绍道,古代巴人赖江河谋生,善舟楫,故早期的巴人悬棺都是船棺。巴东县博物馆曾于2013年发掘过神农溪崖壁上一个战国中期的悬棺,就是用一整块楠木凿成的船形棺椁。但这些悬崖峭壁上的船棺、悬棺、岩棺,究竟是如何搬运上去的?又承载着古代巴人怎样的期盼?至今是一个未解之谜。

巴东神农溪悬棺 向勇供图

巴东县博物馆发掘神农溪悬棺 向勇供图

在长江巫峡段的天子岩山顶(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数百米高的岩壁之上,400多枚“血手印”横空出世,赫然屹立于凹凸不平的岩石之间。手印鲜红,色泽与岩石融透,有些手印甚至连指纹都清晰可见。虽历经风蚀雨剥,至今却形状完整、血色依旧。向勇说,这些神秘“血手印”都由真人拓印而成,应是古代巴人所为。但具体起源何时、如何绘制?又蕴藏着什么玄机,或尘封着怎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众说纷纭,成为世界岩画专家研究和争论的热点。

巴东天子岩血手印 向勇供图

神秘的古代巴人活跃在4000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却在2000多年前突然消失,给后人留下无尽谜团。但几千年来,巴人后裔在这片秘境上由巴而蛮、由蛮而夷、由夷而土,并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影响下,创造了灿烂的土家民族文化。至今,当地的撒叶儿嗬、薅草锣鼓、土家情歌、五句子、陪十姊妹、哭嫁等土家习俗,都原汁原味地保留着浓厚的早期巴文化痕迹。“包括峡江纤夫号子。”向勇说,世代繁衍在峡江两岸的古代巴人,不管是生产生活,还是开疆拓土,都与水运息息相关,而峡江行船如何少的了纤夫?

绝壁悬棺、高空栈道、神秘“血手印”、廪君故里、裸体纤夫、清江画廊、巫峡奇观……以及被誉为“大自然博物馆”的小神农架原始森林,这些弥足珍贵的巴文化遗存和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共同绘就了神奇诡异、绚丽多姿的秘境巴东。

巴东大面山巫峡口轿子岩秋色 吴以红摄

巴东小神农架高山杜鹃红似火 吴以红摄

以决战决胜姿态打赢旅游翻身仗

“纵观国内外旅游发展史,景观独具、资源唯一、题材重大是旅游景区立于不败之地的三大法宝。”5月8日,巴东县委书记单艳平,在该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打赢旅游翻身仗动员大会上底气十足道,巴东能够打造成为国际性、区域性的旅游品牌潜力至少有三个:神农溪纤夫、水布垭廪君文化、野三关休闲避暑度假旅游。

巴东神农溪纤夫争上游 吴以红摄

“神农溪纤夫”已然是巴东旅游的金字招牌。千百年来,峡江两岸的纤夫们以血肉之躯推动着峡江航运(相关报道见《巴东裸纤记忆:裸体拉纤只为挣口吃食》)。如今三峡变平湖,“神农溪纤夫”成三峡古老拉纤文化的活化石,是长江三峡旅游的灵魂和精髓。神农溪风景区(5A)顺势延伸开发,在上游打造“纤夫文化走廊”重现“神州第一漂”,而下游河段摇身一变,形成了近20公里的峡谷平湖风光带,给神农溪注入了许多新的内容。

巫峡帆船倩影 吴以红

“水布垭作为一个民族的发祥地,是古代巴人繁衍生息的乐园,更是现代土家人心中的圣地。”巴东县旅游局局长谭德君相信,随着考古研究的不断深入,古老的三里城遗址、神秘的巴人起源、传奇的盐水女神,以及秀丽的清江画廊,将使水布垭三里城成为旅游度假、祭祀朝拜的圣地神山。谭德君说,巴东县正在积极筹备“廪君文化高峰论坛”,并计划于2018年举办首届“巴人故里寻根节”,力争将水布垭创建成“中国廪君文化之乡”。

巴东水布垭世界第一面板堆石高坝 吴以红摄

野三关,这个大西南的陆路咽喉、武陵山的东大门,北宋时就因寇准在此劝民弃猎务农而闻名于世。全镇海拔均在千米以上,境内苍山俊美、生态天然,被新华社誉为“深山野岭夜明珠”,并于1992年被录入《中国着名乡镇》。镇东北的铁厂荒森林公园,正处长江、清江分水岭上,春有黄楸吐翠、夏有百鸟飞泉、秋有白云红叶、冬有高山雾淞;镇南有一高山岩溶湖,湖水顺着一条挂在绝壁上的“天河”奔流数十里,滋养着沿线的村落人家;镇西南有曾为世界第一高桥的沪渝高速四渡河大桥,首次采用火箭输送先导索,开创世界建桥史先河……

世界第一高桥四渡河大桥魅影 吴以红摄

“通过两三年的努力,巴东旅游一定要有个翻身!”单艳平介绍,巴东旅游已初步形成“双核四区,一轴两带”的空间结构。其中“四区”即:以小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神农溪、天台山等景区为支撑,纤夫文化为内涵的双神探奇旅游片区;以长江巫峡口、巴人河、无源洞等景区为支撑,寇准文化为内涵的悠游峡江旅游片区;以铁厂荒森林公园、四渡河高桥峡谷、邓玉麟将军故里等景区为支撑,休闲度假为特色的原乡野奢旅游片区;以绝壁天河、水布垭高坝、金果坪红色旅游和清江画廊等景区为支撑,巴人文化为内涵的巴土记忆旅游片区。

秘境巴东终将不再“孤独地美着”

山川险胜甲荆南。大山大水赋予了巴东丰富的旅游资源,但这片秘境曾因内外交通到达性较差而“孤独地美着”。

巴东三峡女人谷晨韵 吴以红摄

巴东天台山神峰台万丈悬崖 吴以红摄

巴东古树:千年紫薇 吴以红摄

近几年,巴东的外部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沪渝高速、沪蓉高速相继横贯巴东,宜万铁路设站野三关,318国道往来东西,209国道联通南北,加上长江、清江水道,已基本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但县域内交通仍然落后,特别是旅游景区、景点和主要乡村旅游点的道路通畅性、便捷性及安全保障性都较差。

2016年底,巴东县委在提出打赢旅游翻身仗的同时,还提出首先要打赢交通阵地仗。据单艳平介绍,过去五年,巴东共投资43亿元构建交通发展大通道。目前,巴野公路、绕城线、水布垭清江大桥等一批重点交通项目有序推进,今年内均可投入运营;郑万高铁巴东段、平阳坝高铁新区快速通道也相继开工;东瀼口至溪丘湾、长岭至泗淌、大面山旅游公路、348国道平阳坝至巴东垭等改扩建工程即将开工建设。未来五年,巴东将破解南北交通连接不畅、主要干道过境不连通困局,建成城乡互联、干支结合、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旅游发展离不开社会资本和市场力量,但巴东县在千方百计招商引资的同时,并非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2015年,巴东组建国有旅游投资公司——湖北扬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统筹开发大面山、盈彩水岸、巫峡古镇、链子溪、无源洞、寇准文化公园等环城游憩带旅游资源,并重点打造巫峡口旅游风景区。“这样别人就更愿意进来。”谭德君说,他们希望通过巴旅投先做一些铺垫工作,来吸引更大的投资。

巴东民族文化公园古建筑:秋风亭(北宋寇准任县令时兴建) 向勇供图

湖北扬帆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宏才介绍,该公司共整合巴东国有资产和相关项目资金逾9亿元,并已先后完成投资2亿元,主要用于各景点的水电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巴东县各相关部门也在围绕旅游产业进行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治理。

雨中巴东城 吴以红摄

如今,伴随着开放开发的号角,秘境巴东,这片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处女地,正一层一层撩开她神秘的面纱。

来源:湖北日报网  全媒体记者 吴坚 通讯员 张安双 邓婕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