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也有段日子了,不少伢也嗨差不多了,
一年一度的招生季眼下正如火如荼,该考虑志愿咋填了。
省内的各大名校,已经为招生“各显神通”,
当然,骗子们也没闲着,他们准备浑水摸鱼,狠捞一笔。
如果一个不慎,就可能像这几位同学一样,追悔莫及……
据《楚天都市报》6月19日报道:
在华中师范大学读书的程溪等人,如今即将面临毕业时,却遭遇当头一棒。
怎么回事?
原来他们发现,在华师读了四年大学后,最近毕业拿到的竟然是国家开放大学成人专科的毕业证!
学生展示拿到的毕业证书
事情要从4年前说起……
就这样,程溪等人在华师度过了四年时间。一心以为毕业能拿到本科证书,谁知最后竟是这样。
当初录取时的通知书
负责这些学生就读的老师自称,他们是武汉工业技术学校的老师,与华师武汉传媒学院合作办学,在华中师范大学就读。
经调查,两校都予以否认。
华师回应称,学校没有委托和授权武汉工业技术学校发放华师成人教育的录取通知书;
武汉传媒学院称,学生提供的“华师武汉传媒学院”的学生证也是假的。
从最开始,这就是一场打着高校名义的违法招生!目前,程溪等人已报警。(学生均为化名)
你可能还在为那些被骗的学生惋惜,但小编要说的是,违法招生绝非个案!
且不说外省,湖北省内的一些名校也跟华师一样,曾发生过类似事件。
武大读四年,毕业才发现没学籍
据央广网2015年5月24日报道:
受骗学子所获得的山寨毕业证
90后的张鹏(化名)在武大4年过着几乎和正常学生们同样的日子,住武大宿舍、在教室上课,同样参加“考试”、参加运动会……但奇怪的是,上课时,老师从来不点他的名字。
当年,他是通过熟人介绍进的武大,花了15万元。
而4年来张鹏没有学生证,也没有学号,因为和他同样遭遇的有好几个人,再加上“辅导员”的开导,他也不以为意。
直到毕业论文答辩,他们才发现自己竟然一直没有学籍,“辅导员”也失踪了。
武汉大学此后回应称:这是一起盗用武大名义进行的招生诈骗事件,3名嫌疑人被刑拘。
中南财大住读4年竟是“冒牌生”
楚天都市报2014年7月3日报道过这样一个案例:
当时学生获得的自考专科毕业证
河北学生李强(化名),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校园里住读四年多后,发现自己拿不到本科毕业证,学校的注册名录上,也找不到他的名字。
李强高中没毕业也没参加高考,于2010年直接插班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就读。为此,他妈妈向在武汉的老乡交了数万元“公关费”。和他同样来上大学的,还有另两名来自河北的学生。
直到毕业拿到盖着另一个学校印章的自考专科毕业证,李强等人才发觉自己受骗了。
校方表示,这些学生手上的收费票据都是伪造的,学生证也是假的。
上面那些骗局虽然不是所有人都会遇到,但是,骗子可不“挑食”,以防万一,还是多加提防为妙。
小编这就来揭秘高招常见七大骗局。
骗子通过伪造文件、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或吹嘘自己神通广大,与高校或招考主管部门的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要家长先付一部分定金,其余部分等录取通知书到手后再交。
由于艺术类招生种类繁多,加上省外艺术类招生计划要根据生源情况在全国范围进行调整,致使录取持续的时间较长。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从中运作“帮忙搞定”,或以“不交钱就不录取”、“不交钱就退档”威胁考生和家长,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助学辅导等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希望就读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甚至上重点大学。学生入学之后方知上当受骗,读的是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教育等形式的教育。
有些骗子住在招生现场附近的宾馆,利用家长和考生提供的报名号或准考证号,冒充考生家长或亲戚,在招生录取现场咨询点查询考生投档轨迹。本属于正常投档和录取的,他们却向考生家长“报功”:是由于找了朋友,花钱疏通关系,考生才被投档或录取,借机向家长收钱。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内部招生指标”、“计划外招生指标”;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一些考生家长心存侥幸,结果造成钱财和入学机会双双落空。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有的声称自主招生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一些社会咨询机构或个人冒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愿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
如果你身边有高考考生,赶紧转发周知!
来源:楚天都市报、央广网、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 微博:@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