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60.14万亿元,同比增长9.6%,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9个和2.2个百分点;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55亿元;5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多增1264亿元。
为什么说这组数据会让市场的担心告一段落?此前有不少市场人士担忧,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力度如此之大,可能会对实体经济造成“误伤”。随着金融数据的发布,可以看出,M2个位数的增长,说明金融去杠杆效果显现;与此同时,5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以及人民币贷款均同比多增,显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丝毫没有减弱。这就是说,金融去杠杆并没有影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
最近发布的各项宏观数据显示,5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服务业生产指数增长8.1%,二者皆与4月份持平。从需求侧来看,5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7%,1至5月份,投资增长8.6%,前者保持持平,后者“略微放缓”。总体看,5月份我国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生产和需求稳定,就业持续向好,物价涨幅比较温和,国际收支改善。
宏观经济稳中向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不减,这充分说明,在金融强监管、去杠杆的进程中,有关方面注重把握好去杠杆与稳增长的平衡,既有效推进金融去杠杆,让各项政策得到落实、见到效果,又注重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引导资金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曹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