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36万考生走出了考场,考虑到如今超过90%的高招录取率,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被称为准大学生了。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填志愿选大学啦!选择了大学,就等于选定了未来几年求学的城市,更会影响毕业后的去向,不夸张的说,高考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就是填志愿。所以,到底该怎么选?
高校质量哪家强?
2007年-2016年的近10年,武汉累计招收大学生约256.9万人,在六座城市中高居第二,只比广州的约257.5万人少了那么一点点。
武汉与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是高等院校最集中的六座城市。据教育部2016年的数据,北京91所、武汉有89所排第二。而全国共有高校2879所,这六城共有高校441所,占了15%。
大学生,有质量才算人才。而武汉的大学毕业生,可谓是有质又有量的典型代表。
国内各种高校排行榜中,前十都少不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身影;在汉“211工程”高校共有7所。
近年来的教育部学科排名中,武汉高校有26个学科进入全国前三名,其中10个全国第一名……
高校质量哪家强?湖北武汉一箩筐!
先就说到这里,小编知道你们最爱看问题、痛点。
流水肥了外人田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许多年来,这句歌词仿佛是无数武汉高校毕业生的宿命。在过去,武汉的人才的肥水,一直流向了外人田。
以2014年的数据为例,当年武汉市应届毕业生人数为30万,只有10万选择留在武汉,其余2/3基本流向沿海地区。
即便到了2016年,武汉都成了国家中心城市、各种排名都靠前的新一线城市,依然没有扭转人才“输出地”的尴尬局面。
蚂蚁金服在2015年作了一份名为《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的大数据调查,前五大热门的跨省就业迁移路线中,居然3条与武汉有关:分别是武汉到深圳(第1)、武汉到北京(第2)、武汉到广州(第5)。
“华科是华为的娘家、华为是华科的东家,”谐谑之语,却让人笑不出来。
留人,武汉放了大招
为留住大学毕业生,武汉抛出了一项重大工程:五年内留住百万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均每年要留20万!任务扎扎实实。
任务是艰巨的,杀手锏是十分给力的:
3月,武汉宣布大学生在读期间,可以个人名义缴存公积金,旨在解决留汉大学生住房难问题,
4月,武汉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与其他几个释放出留住大学生信号的城市相比,大学生落户武汉几乎零门槛。
拥有60万大学生的洪山区出台13条举措:每年提供1000套大学生公寓、设立亿元创业扶持专项资金,还同步建立租房补贴制度,按每年7200元至9600元标准发放。
……
……
恢复高考40年来,全国已经共有1亿多人上过大学,历史洪流中准大学生门,请相信我:高考改变命运,武汉成就人生。
来源:湖北日报全媒体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