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李东荣:应研究推动一揽子系统性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2017-06-06 08:35 云上恩施

 

在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李东荣表示,在肯定技术进步带来金融服务质量效率提升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普惠金融在业务模式、技术属性、风险特征等方面的新特点,使其面临一些前所未有的新挑战,需要引起普惠金融从业者的高度重视。

李东荣具体分析了四个方面的新挑战:一是风险治理的挑战。李东荣称,数字技术的应用并不会改变金融风险的隐蔽性、突发性、传染性和服务外部性的特征。在多维开放和多项互动的网络空间,金融风险、技术风险、网络风险更容易产生叠加和扩散效应,使风险传递得更快、波及面更广。二是数字鸿沟的挑战。李东荣表示,农民、低收入人群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相关技术与技能,容易形成不同教育程度、年龄结构、地区居民之间的数字鸿沟,导致不同群体从金融服务中获益的能力有所分化。

弱势群体对于物理网点的依赖度相对更高,这样一来,一旦数字技术越来越多地替代物理网点,也可能引发技术性的金融排斥。三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挑战。一方面,数字普惠金融创新依赖于支付清算、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有效延伸和扩展;另一方面,这些作为公共品或准公共品的基础设施,在建设升级方面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投入。此外,数字普惠金融的快速创新,还对普惠金融信用信息体系、数据统计和监测评估体系、数字普惠金融的标准体系等基础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四是监管适应性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李东荣称,在监管体制方面,数字普惠金融的跨界特征明显,需要完善综合监管和穿透式监管,加强监管协作和信息共享;监管资源方面,数字普惠金融模式众多,创新速度快,给监管人员、监管工具提出了更高要求;监管能力方面,需要注重利用数字技术对现有的监管流程和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否则将难以实现有效的在线监管、实时监测。

对于上述问题,李东荣称:“在推进数字普惠金融的过程中,不能仅依靠技术单兵突进,或者把技术神化、泛化,而应该研究推动包括政策、制度、技术等在内的一揽子系统性普惠金融解决方案。”

在谈到具体的应对措施时,他表示,首先,要构建数字普惠金融的政策支持体系,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主体的公平准入。其次,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风险治理体系,包括逐步制定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行为监管、审慎监管和市场准入体系。同时,也要发挥行业自律作用,通过制定信息披露、信息安全、业务经营等行业标准和规则,降低行业整体发生风险的概率,督促从业机构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再次,建立数字普惠金融的技术创新体系。最后,建设数字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体系。

李东荣强调,应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的消费者保护体系,包括妥善解决数字鸿沟问题,提高普惠金融服务的透明度,丰富消费者保护手段,提高消费者的数字金融能力和素养等。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曾琴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