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新闻 > 民生 > 正文
眼下,各种耕种生产正在宣恩贡乡大地上渐次铺开,勤劳的农民们穿行在阡陌里、土地间、田野上,播撒下希望的种子,翻耕出一年的新希望。自我国文明传承的源头起,耕种就是传统文化中,一等一的大事。相较于收获时的满仓幸福,眼下,农民们送粪浇地、犁地磨地、搭棚覆膜……在一幅田畴里铺展出一望无际的耕种的画面,似乎更足以令人内心溢满喜悦。
【山区耕种新颜改】宣恩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其境内横亘着几条东北至西南走向的大山岭,形成许多台地、岗地、小型盆地、平坝、横状坡地和山谷、峡沟等地貌。降雨频繁、土壤侵蚀严重、石漠化……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当地农民们耕种更充满艰辛和局限,看天吃饭、靠地生活,先辈人用自己的勤劳在刀耕火种般的日子里续写着一代又一代的耕种故事。长在地上的是玉米,埋在地里的是洋芋(马铃薯),风调雨顺时能卖出一个好价钱;而偶然的几天极端天气就可轻而易举地让他们一年或一季的辛勤劳作功亏一篑,化为乌有。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宣恩常年外出务工人员达8万余人,留在家的多是劳动力不强、年纪大的妇女和老人。因此,愿意种地、能种好地的人越来越少,甚至不少土地渐渐荒芜,失去了价值和生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何将山区土地发挥其最大利益,让农民们从土地里收获一家人生活的希望,成为该县历届县委政府的首要改革命题。从刀耕火种走向科学种植,宣恩借助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东风,以降低农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节约型农业。在高标准推进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油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推广高效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立体农业等模式和推广间作套种、轻简栽培、简化修剪、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等节本增效技术,为发展节约型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从单一走向多元,宣恩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果、茶、蔬、烟、药、畜等为主的特色产业,在土苗山乡形成了“南果北茶高山药”的产业格局。
【春潮涌动气象新】春去夏来,行走在宣恩的田间地头里,处处人潮涌动、热闹非凡,眼下,在茶园里、在果园间、在烟田里,农民穿行其间,忙碌而井然,他们在为种植出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农产品做准备,一幅多彩的“耕种画卷”正在这里展开。同样的一块地,同样的种子,接受同样的阳光雨露,而因为种植者不同的种植技术,往往会得到不一样的回报。家住椒园镇锣圈岩村的烟农唐浩深刻明白掌握种植技术才是增产增值的关键所在。他家种有18亩烤烟,因为从前对烟田覆膜、土壤改质及烤烟技术等方面一知半解,一直以来产量质量不高。得知烟站的技术人员上门提供种烟烤烟技术,唐浩如获至宝,通过观摩学习,一年后他的烟叶比往年增收达2万余元。在宣恩,与唐浩一样被传授“点金术”的农民为大多数。一直以来,该县结合当地主导产业和种植特色,让科技打头阵,组织农技人员“送技下田”,向农民传授测土配方施肥、日光温室种植、农机维修等方面实用技术,为农民耕种生产送去了及时雨。2016年以来,宣恩建成粮油高产创建示范样板7个,完成农机购置补贴219.3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054台,直接受益农户1699户……一组组数字,不仅代表着现代化农业经济的欣欣向荣,更是饱含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农业稳,天下安。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宣恩这个身处武陵腹地的“中国贡品之乡”,虽经历了转型的阵痛,却也收获了新生的喜悦。2017年,该县将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培育发展农村新动能,继续巩固建设成果,立足资源优势,全面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增绿。
【农旅融合百姓乐】每到春末夏至时,游客至椒园镇凉风村,便可游树莓果园,吃农家乐,住木房子,吹山野风,听鸟雀叫……体验采摘乐趣的同时,又尽享自然风光。如斯热闹之景,不仅因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农民的思维开始逐渐发生着转变。越来越多的有志年轻人从外地回到家乡,他们乐意把人生舞台从车间移回田间,以有别于父辈的生产方式,瞄准市场需求,发展以富硒为主题的有机农业。2011年,椒园镇5农民成功引进树莓种植,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成立了玺美树莓专业合作社,并与河南一家树莓加工企业“联姻”,实行订单种植;2010年,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张艳回乡开垦500亩荒山种植枇杷,并创立合作社,采取生态休闲采摘为主的模式对外开放,效果颇好……这是该县鼓励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土地托管、订单生产等方式,向新型生产经营主体集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的真实写照。无独有偶,创业者在广大农村寻找到合适的产业定位后,都将发展目标与当下的生态休闲旅游结合起来。这不仅体现了当下人们消费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的方式,更切实增进了融合发展。充分考虑“旅游要素”,是宣恩在实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标准动作”。地处北纬30度的宣恩县,境内自然风光旖旎多姿,加之丰厚的人文底蕴,生态农业便在得天时地利人和时大放异彩。2017年,该县重点围绕白柚、茶叶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4条百里经济走廊。到那时,“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在宣恩,将不再是新鲜事。
【记者手记】不用辛苦地面朝红土背朝天,庄稼人从炎热辛劳中解脱出来,收入不减反增,这是社会和科技的进步,也是农业前进发展的必然选择。治理石漠化,调整产业发展模式,科技惠农进村入户……经过不懈的努力,宣恩特色产业得以长足发展,尤其是果、茶、蔬三大产业取得骄人的成绩,在一片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现代农业发展正以翱翔之势在宣恩贡乡大地上蓬勃升起。(来源:中国宣恩网)
山区耕种新图景,田园升腾新希望
山区耕种新图景,田园升腾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