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8月1日,宣恩县组派55个县直抗灾救灾工作组,赴受灾较重村指导和开展抗灾救灾工作,抓当前、抢当期、保当年,实现“损失98-”的目标。
7月19日以来的特大暴雨,使宣恩县遭受了重创,尤其是长潭河、椿木营、沙道沟、李家河、高罗、椒园等乡镇更是重灾区。据统计,“7·19”洪灾导致宣恩 县4.4万户13.72万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农业产业损失较大,道路、电力、通讯、水利等基础设施及房屋受损严重,经济损失达3.44亿元。
如今,洪水已去,灾民的安置工作和灾后重建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开展。
宣恩长潭河侗族乡是此次受灾最为严重的乡镇。1年前,后河村八组的种烟大户肖竹林自筹资金近20万元修通了主干道到他家的1.5公里到户路。“7·19”洪灾 后,通往他家的公路多处塌方,小桥也被冲毁。今年他家种植近30亩烤烟,目前烟叶烘烤在即,为了不影响烟叶生产,他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带领家人积极投入 灾后生产自救之中。7月28日,在亲友的帮助下,架起通往他家的临时桥梁。肖竹林说,只要再投入7至8个劳动力,整条到户路便具备通行条件,不会影响烟叶烘烤。
为了尽快恢复灾区道路、供电和饮水设施,除了村民积极开展自救之外,宣恩县公路局、水利局及供电公司等相关县直部门迅速制订灾后重建方案,安排多支突击队分别奔赴灾区一线,帮助灾区修复受损公路、饮水及供电设施设备,确保尽快解决灾区老百姓的通行、饮水及供电问题。
由于受连续暴雨影响,7月19日,位于宣恩县珠山镇七里桥村二组的110千伏旗珠148号塔基础边沿山体出现宽约2厘米、长约12米的大裂缝。20日,山体裂缝险情加剧,存在倒塔危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月22日,按照省供电公司的统一安排,襄阳供电公司应急救援基干分队48名队员紧急出动,按照应急方案进行救援。目前,147、149号铁塔拉线已进行加固处理,旧塔拆除工作已经完成,新塔进入浇筑阶段,预计1个月内将完成新塔组立及线路架设。
“供电确保了,自来水厂马上也可恢复供水了。”正在抢修宣恩长潭河集镇供水主管道因山体滑坡受损的工作人员韩涛说。为确保尽快恢复供水,该乡及时安排政府干部、村干部协助县供水部门对集镇供水主管道进行抢修,抢修人员通过昼夜施工,顺利恢复供水。
为了使灾后重建工作迅速、有序推进,宣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频繁深入灾区一线,指导灾后重建工作,确保全县因“7·19”洪灾导致的断水、断电、断路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尽快恢复老百姓正常的生产生活。
如今,洪水已退,宣恩县干部群众仍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及生产自救。截至目前,受灾乡镇的部分道路、饮水管网、电力设施已恢复正常,损毁较为严重的设施正在进行抢修。同时,宣恩还对重灾区的部分绝收田地进行抢耕返种,争取把灾民损失降到最低。
来源:中国宣恩网 记者 舒鸿妍 通讯员 杨雯杰
(责任编辑 田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