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恩施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局组织专班对春季就业形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恩施州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就业岗位供大于求,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紧缺,销售人员和服务业一线员工需求大。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呈下降趋势
调查显示,恩施州外出务工人员总量逐年下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数量大幅下降,本地就业呈逐年上升趋势。
据统计,至2016年底,恩施州有外出务工人员79.5万人,比上年减少3.5万人。随着恩施州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一批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加之50后、60后农民工逐步退出外出务工队伍,新生代农民工增长的数量低于老一代农民工减员的数量。
今年春节前后,恩施州返乡农民工48.28万人,比上年减少10.22万人。节后留在州内就业的返乡务工人员有3.39万人,同比增加2300人。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随着州域经济发展和创新创业环境的不断改善,州内市场主体迅速发展,提供了一大批新的就业岗位,今年恩施州“春风行动”招聘以州内企业为主,进场招聘的企业较上年增加了近100家。另一方面,鉴于恩施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活环境,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认为,在州内就业的收入水平与在州外就业相比虽有差距,但在挣钱顾家两不误的情况下,他们仍愿意选择就近就业。
外出务工仍是我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主渠道
虽然恩施州外出务工人员返乡数量大幅下降,本地就业逐年上升,但外出务工仍是农村劳动力的首选。
从调查数据看,春节后,90.4%的返乡人员仍选择外出务工,其原因在于,务工收入与务农收入的巨大差距,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本地用工需求和专业技能结构性矛盾,迫使州内劳动力向州外转移。同时,长年外出务工人员已形成较固定的职业取向,对务农已十分生疏,就近就业难以找到适合的岗位,返乡创业的资本和信心不足,缺乏创业的勇气和信心。
恩施州农村劳动者自发性外出务工仍是主流,以这种途径外出务工的劳动者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和技能水平,可通过线上等渠道自主选择务工企业和地点。以“85后”“90后”为主体的新生代农村劳动者,对务工行业、务工工种、工作环境、薪酬福利、发展空间需求更加个性化,不再盲目追求工资待遇。
本地企业用工需求增加 就业岗位供大于求
从春节前后举办的多场招聘会来看,恩施州本地企业较上年明显增加,提供的岗位也明显增多,但大多企业反映,今年到招聘会求职的人员与去年相比明显有所减少,进行求职登记和提交简历的人员与招聘预期有较大差距,招工难在一定程度上呈现。
目前,岗位需求与劳动力供给结构矛盾突出,农民工就业难仍然存在。企业用工对技能要求较高,求职人员的技能水平、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的需求,而具备相应技能的求职者,企业的薪资水平又达不到求职者的要求。
调查发现,缺工企业大部分都是缺少管理和技术人才,销售人员和服务业一线员工需求大。
目前,州内部分企业数量、规模有限,缺少培养人才的环境和条件,引进外地优秀人才又缺少薪资待遇和发展空间的竞争力。同时,随着产品、服务日益丰富,市场竞争加剧,各行各业都设立有销售部门,形成了多行业销售人员紧缺的现状,但因销售人员工作压力大、工资浮动幅度大,众多求职者都不愿意从事销售工作。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陈康 龙睛
(责任编辑 朱晓涵)